第(1/3)頁 老鄉(xiāng)道,“當然有證據(jù)。路人被賈府大公子撞倒了,這是事實吧?大公子給了路人一筆錢,封路人的口,這也是事實吧?路人拿了錢,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越想越生氣,便對賈家心生了怨氣,最后告了官?!? 官家提審大公子,發(fā)現(xiàn)路人所說皆是事實,大公子依仗權勢,撞到人在先,拿錢羞辱人在后,此等行徑不是一個心思善良的人能做出來的。由此,官家斷定大公子心術不正,乃惡人。 大公子被判斬首。 為求自保,賈老爺帶著全家打算搬離這里。這時,那個路人又跳了出來,說賈家逃跑是因為心虛,他們偽善的嘴臉被拆穿,露出了惡毒的真面目。 鎮(zhèn)子有規(guī)矩,心思惡毒之輩不能放任離開,否則會給鎮(zhèn)子帶來禍患。所以賈家人全部被抓了起來,審問后,全員被判定為惡人,處以極刑。 就因為不小心撞倒了一個人,最后全家被斬首,一夜之間滅族!這種事即使親耳聽到,我也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太過荒唐了! 老鄉(xiāng)繼續(xù)道,“現(xiàn)在你們懂劉老爺為什么要摔死親子賠罪了吧?” 如果劉老爺也像賈家大公子一樣,只是賠禮道歉,那就等于是埋下了一個禍根。中年男人現(xiàn)在說的好聽,他說他沒有心存怨念,可誰能保證以后他不會像那個路人一樣去狀告劉家? 中年男人受了傷,他有充足的理由去怨恨劉家。劉老爺不想讓劉家承擔滅門的風險,所以他摔死了闖下禍事的親生兒子。這樣一來,被害者就從中年男人變成了劉老爺,那劉老爺就有充足的理由去怨恨中年男人了。事情就發(fā)生了反轉(zhuǎn),中年男人被判定是惡人,劉老爺一家子自然就安全了。 聽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這里人的邏輯是什么。 我不敢相信的問,“一個人心有怨念,而被怨恨的那個人就會被判定為是惡人?” 劉老爺和中年男人的事情就是這個邏輯。最開始中年男人被球砸到,他是受害者。劉老爺沖過來,給中年男人跪下磕頭。他如此害怕,是在怕被中年男人怨恨,從而被斷定為是惡人。 中年男人一副不想惹事的樣子,給劉老爺磕頭,可劉老爺不相信他,讓家丁摔死了親生兒子。這下事情發(fā)生反轉(zhuǎn),劉老爺變成了受害者,他成了心懷怨念的人。他怨恨中年男人,所以最后中年男人就被斷定是惡人,被小將斬殺。 這個邏輯,我只能用有病兩個字來形容了。一個人是善人還是惡人,難道僅靠有沒有被人怨恨著就能判斷出來? 老鄉(xiāng)對我道,“小姑娘,話不能這么說,當然也是要有證據(jù)的。若事出無因,平白無故的心生怨氣,去怨恨別人,這樣當然是這個人的錯,也能由此判斷出此人心胸狹隘,見不得別人好,非善類。非善那就是惡,此人就該被殺。若事出有因,比如劉老爺這件事,劉老爺有理由去怨恨他,所以是此人沒有與人為善,他要是善良,那就沒有人怨恨他了。從這也能判定此人就是惡人?!? 我,“……” 這特么的什么強盜邏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