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文具的生意,我倆從來沒有接觸過。”蘇玉梅說道。 “沒接觸有什么關系?汽水的生意你倆之前有接觸過嗎?還不照樣沒接觸,不也有膽子去做?現(xiàn)在有二姑爺給你倆指著方向,你倆還有什么好擔心的?”蘇興民說道,“不要挑肥揀瘦,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多少人盼著有個能力強的親戚指導,帶著,都沒有這個機會。” “大多數(shù)人的親戚,跟自己都是差不多的,在工廠,在單位上班,只能拿個死工資,沒什么經(jīng)商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你們有了這個機會,不要不知好歹。” “而且說句實在話,你倆先前對二姑爺就不待見,還不知悔改,明明他變了許多,做生意也是次次都成功,可你倆還是裝作看不見,不服氣,出言羞辱,說的話非常難聽,二姑爺肯過來吃這一頓飯,就已經(jīng)算是非常給面子了,心胸也非常開闊,要是你倆還是先前那個樣子,往后再有這樣的聚會,不要喊我過來吃飯。” 他就差將話挑明了。 讓蘇玉梅和張永強兩個人不要再作妖作怪,要不然后悔的還是他倆。 “那行,做文具生意就做文具生意。”蘇玉梅說道。 她也怕惡了陸浩,陸浩什么都不幫。 “我倆其實不是挑肥揀瘦,是實在心里沒有譜,做了這么多生意,每次都不成功,接觸不熟悉的生意,心理慌得很。”張永強說道。 他為自己的猶豫找了個借口。 不過這個借口倒是真的。 陸浩吃了口菜,“文具的生意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實際上利潤很可觀,我就問你倆,江城有多少家學校?” “這個還真算不出來,不過肯定不少。”張永強說道,“大學就不少,算上高中,初中,小學,那就更多了。” “不只是大學,高中,初中,小學,還有幼兒園,學前班,中專,中職,等等。”蘇瑾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