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吃飯不是目的,向陸浩咨詢糧店的發展才是目的。 供銷系統受到了沖擊,而糧食系統同樣也受到了沖擊。 計劃經濟時候,統購統銷。 農村想要購買商品,甚至包括農資產品,得要通過供銷社或者供銷社的代銷店,別的地方買賣,屬于黑市,被抓住了,輕的訓斥,重的則會被以投機倒把的罪名判刑。 在城里,商業網點則要稍微多些,供銷系統的有供銷社,包括基層商店和門市部等,糧食系統的有糧店,商業系統的則有百貨店和商場等。 各系統的日子過得非常滋潤,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原料從哪里進,產品賣給誰,這些聽從上面的指示就行,虧不虧無所謂,只要任務完成了,就萬事大吉。 但市場放開后,情況變得不一樣了。 小攤販,雜貨鋪等私營商業網點多了,雖然規模大多都不大,但數量龐大,依托市民聚居點,分走了各系統不少的生意。 以前,哪怕虧了,為了保障附近市民的基本生活所需,糧店也會繼續存在下去,因為市民要購糧,只能從糧店憑票購買,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糧店能憑票購糧,議購糧店不需要糧票,價格貴點,也能買到糧食。 而且,根據現在的一些政策趨勢來看,往后這種放開的步子還會繼續,糧油市場會進一步放開,銷售渠道會更多。 他想向陸浩求經。 “沒問題,不過不能我們兩個吃,得將李主任也喊上,我們三個一起。”陸浩道。 他同意吃飯,也是同意就糧店的發展,愿意給出一些意見,但卻提出了一個要求,喊上李廣才一起。 這么做有深意。 提的意見不能只讓符志祥知道,還得讓李廣才知曉! 李廣才和符志祥都是糧食系統內的,如果只跟符志祥交流,而撇開李廣才,容易得罪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