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這一切都只是表象,是虛假的,繁盛就如同即將瀕臨死亡的老人,突然之間來了精氣神,容光煥發一般,不是他突然之間又活了過來,而是臨死之前的回光返照。 看似活了過來,實則馬上就要消亡。 有的人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利用手中的職權中飽私囊,將國有資產低價買到自己的手中,獲取財富,有的人則是利用引進外資合作等等政策,不在乎國營單位的利益,不在乎職工的利益,不在乎長遠的利益,而只在乎自己的政績,濫招商,濫引資,導導致不少外商獲得了非常優渥的條件,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對本土民族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幾乎是毀滅性的! “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跟飲料二廠那邊聯系,哪怕萬佳飲料廠跟飲料二廠之間存在著競爭的關系,但是再怎么說,也都是咱們自己的品牌,總比被外人買了去要強,那些老外一個個精得很,他們哪會那么好心,平白無故的將自己的技術,資金,還有人員給咱們?還不是見有利可圖,才會這么做?”劉昌平說道。 “我想這個道理,飲料二廠的領導,包括相關部門的領導,他們肯定都懂的。在合作條件上,咱們可以適當的放寬一些,畢竟都是江城的品牌,而且市場這么大,也沒必要一定得你死我活,完全可以一起合作,將飲料這個行業做好。” 他這是在說情,想要讓陸浩退一步。 “沒有用。”陸浩搖搖頭,“我在電話里面跟李長河也提過了,讓他要留意跟洋人的合作,這些洋人沒有那么好的心,肯定是帶著目的來的,但是他沒有聽進去,只認為我妒忌,我害怕。” 陸浩嘆了一口氣,“對于飲料二廠,雖然跟咱們之間是競爭關系,可我同樣也存在著感情,不希望這樣一個江城人心目中的品牌因為引入了外部的資金,結果就被雪藏,不生產了,也愿意拿出一些誠意,跟飲料二廠談談具體的合作,可惜他們現在只以為自己抱到了大腿,有了翻身的可能,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根本就不愿意跟咱們合作,也不愿意坐下來仔細的商量。” “至于再高一些的領導,他們心目中對于飲料二廠,多半是當作墊腳石,當作政績,就更不會跟咱們商談了。” 寧予外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是老太婆的一句經典名言,每每說出來,都會讓人感到惡心,感到難過,對那一段歷史非常的懊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