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外兩個人也附和,幾個攤販都是類似的表情。 這會兒的人很看重臉面。 體面的工作,完璧之身,干凈的背景,這些都是臉面。 沒了工作本來就是一件比較丟人的事情,出來做小生意,則更是如此,特別是幾個男人,一臉的懊喪,要不是實在被逼的沒法子,他們肯定不會過來。 反倒是幾個婦女,臉上雖然也有一些羞愧,但沒有那么的強烈。 養家是男人的責任,養不起家,出來擺攤,所以男人會認為是自己沒做好,心中的羞愧心理會更甚。 “這是肯定的,而且是一定的,以經濟發展為中心,這是領導開過會議,確定下來的,是國家的整體策略。”陸浩點頭。 他在給眾人樹立信心,“你們也不要覺得難為情,經商有什么好丟人的?國家早就在經商了,像是供銷系統,不就是把農村的產品賣到城里,把城里的產品賣到農村,互通有無,這是不是在經商?” “再有糧食系統,包括市商委,還有各大百貨公司,各大商場,這些是不是商業的行為?都是!不要總覺得做生意就抬不起頭,這種思想得要變一變。” 好多人都陷入了思想的誤區,總覺得做生意上不到臺面,但實際上國家一直都有在經商,包括計劃經濟的時候,同樣也在經商,只不過是有計劃的在經商,有統籌的在經商,計劃經濟時候的供銷社,商業局,等等,都有商業,有自己的公司。 商業其實一直都有,只不過是說個人商業不被允許,被限制的厲害,而國家的商業在運營,包括進出口,計劃經濟時候,進出口的生意也一直在做。 陸浩其實是在偷換概念,經商丟人的地方,從來都是個人因素,不是商業本身,因為個人經商被批判為投機倒把,被批判為資本主義尾巴,所以才會成為過街老鼠,他現在拿國家,部門,系統單位,都在經商,來證明做生意沒什么好丟人的,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 但這么說,卻能讓眾人忽視了做生意不丟人,其實是國家做生意不丟人,私人做生意其實還是被人低看一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