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對你好,是希望你也對我一樣的好,而不是因為你多厲害。 “那他們也太沒有人情味了。”胡鳳說道。 沒想到老外心里是這么想的。 電視臺里其他幾個人在旁邊聽著,也覺得老外的行為方式很不同。 “聽人說,老外成年了后父母就不管了,讓他們自生自滅,怪不得會有這樣的想法。” “18歲能做什么?如果上了大學,還在學校里,沒賺錢的能力,連學費都成問題,父母卻不管了,哪有這樣做父母的?” “只管生,不管養(yǎng),這樣的父母太失敗。” 很義憤填膺。 這就是文化的不同,當然,更多的是信息的來源有誤,對老外的了解,很多都是道聽途說,老外沒有人情味,不懂得孝順父母,不懂得愛護子女,這種信息其實都是錯的,是一種偏見,這種偏見會存在許多年。 隨著知音和意林,等等雜志的出版,這種錯誤的信息會更被廣為傳播,偏見也會越來越大。 如此偏見帶來的后果相當嚴重,會存在誤判。 從小就一直學各種名言警句,各種典故,以古人的經(jīng)驗,來警醒世人。 夜郎自大,教導我們做人做事不能太過高傲,得要想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知己知彼,讓我們不僅要了解自己,同時也要了解對手,才能百戰(zhàn)不殆。 百聞不如一見,則是告訴我們實踐出真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說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等等。 本該以史為鑒,以古人的經(jīng)驗來行事,以期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但可惜很多人知道這些典故,詞句,也知道意思,卻沒有結(jié)合、運用到生活和為人處事中去。 很容易就被一些媒體給帶了節(jié)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