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跟在眾位真人后面,石生玉終于成功的登上了論劍臺,勉強還能控制自已的法力運轉,罡風如鐵,如絞肉機般擠壓著他的身體。 他運起元神抵御,肌膚被罡風攻伐,響起陣陣“啾啾"之聲,如利劍伐枯木般,在他寸寸肌膚上砍伐,所幸他肉身強悍,身上的青衫蟒衣也是一件法寶,罡風被他運力抵擋,他還能頂得住。 此間氣溫亦寒冷異常,石生玉劍眉凍結如霜冰,四肢也幾若凍僵住,伍旨真人渡給他的那股溫暖真氣,在他腳底升騰,才使得他能勉強行動,不至于出丑。 上了論劍臺,石生玉目不暇接,首先感嘆的是這丹霞石搭建的巨大劍臺之雄偉,這劍臺上符箓刻得密密麻麻,如蜂群,如千軍萬馬,每個符篆都深奧無比,將巨大如城的論劍臺,牢牢,嚴絲無隙的焊接在了并不平整的龜背上,聳立在道誠山之上,這是一座山上之山! 接著印入眼冪的是丹霞石上那一座座珊瑚木建制的亭臺歌榭,次第連接交錯蜿蜒開來,肉眼看不到盡頭。每座宮臺上都有十數株千年珊瑚木的柱子,一株千年珊瑚木幾乎就可以煉制一把水系飛劍,幾乎可以算作是中小門派的鎮門之寶了,可見水月仙子勞心費力的程度。 當然這也是鏡花水月的神氣之處,所謂采海中之珊瑚木,山間之丹霞石,卻不是真正的采摘,珊瑚木還在海底,丹霞石亦臥在山間,只有這玄龜被凄涼涼拘在了陣中,亭臺在這里亦不在這里,密密麻麻的符箓也是實實在在,石生玉一步一步踩在丹紅的霞石上,如踩在實質,踩在平地上一般,可見水月仙子鏡花水月空間神通的領悟到了何等恐怖的地步。 最后吸引石生玉的還是劍典。 也只能是劍典。 劍典只是普通的劍術典藏,用的是極普通的獸皮紙張,但是因為是道祖親自彖寫,存載著道之真意,所以千載萬載不會腐朽,靜幽幽的躺在那里,等待人來翻閱。 就如同劍道人親手所建的草廬一般,雖萬萬不可與道祖相比,但是草廬凝固了真人的心血,自然就和一般草民建的草廬有了區別,二者是同樣的道理。 伍旨真人也看到了劍典,卻刻意的控制自己不去看劍典。 于是,他偏頭看見了論劍臺一角的草廬,他不由得心中歡喜,這草廬定是劍道人所建,仿佛看到了多年的知音般,伍旨真人感嘆道:“由廬而知人,劍真人果然是一心向劍的癡人,此草廬初看如平常草廬無疑,仔細一看,每棵草木都含藏著真人的劍之真意,偏偏筆直向上,不攀不枝,不交不錯,含而不露,搭建的手法卻是在水月師妹搭建的論劍臺之上了。” 水月仙子這時,自然而然的走到了劍道人身邊,挽住了劍道人的手,和劍道人并肩而立,滿臉憨容的說:“他呀就是個劍癡,除了劍什么也不懂,倒叫師兄見笑了。” 劍道人這是第一次見到伍旨真人,見其形態從容,優容華貴,氣質猶在陸旨真人之上,不由得心中也有惺惺相惜,一見如故之感,忙謙虛的行禮道:“些許小道,但求精心,靜心耳,倒是讓伍旨兄見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