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護國公》
第(2/3)頁
楊慶對二次上門的李定國說道。
張獻忠正式取消帝號,大西國皇帝沒了,然后向監國朝廷投降,接受四川總督一職,統領四川及漢中軍政事務,承制封拜,原本的重慶行營撤銷,秦奶奶改遵義行營,統轄云貴兩省軍隊,但是……
“我必須向四川移民。”
楊慶接著說道。
“忠勇侯,當初您不是這樣說的。”
李定國說道。
“是啊,當初李自成也沒三十萬大軍南下關中啊?事實上我還能兌現這些承諾,這就已經夠慷慨了,如果我現在下令川南各軍北上,李自成的大軍南下,你覺得你們還能撐幾天?我是不想四川再打仗了,當年抵抗蒙古人時候,兩千萬人口的四川打到還剩下不足一百萬,直到如今三百年過去還沒恢復到南宋時候的人口,我不想再打下去搞得四川千里無人煙,老虎跑到成都城里做窩。所以我容忍了你們的割據,但是,你們也別以為我是傻子,移民是必須的,北方干旱嚴寒養不活百姓,而四川溫暖濕潤且有足夠的荒地,那么我必須向四川移民以解決北方的吃飯問題。”
楊慶說道。
移民是必須的。
明朝不是沒有解決西北饑荒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官府組織向四川移民就可以了,四川到明末人口也沒恢復到南宋最高時候的一半,那里還有足夠的土地可以開荒。如果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另外再提供一些必須的救濟,主要是沿途食物以及到四川后的種子和收獲前的救濟,哪怕把陜西所有人全遷到四川都沒問題。
當然,崇禎要是有這組織力就不至于吊死煤山了。
但楊慶現在可以了。
他已經用北方流民填充了淮南和湖廣很多地方,接下來他還要繼續向南遷移人口,四川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小冰河又不是一年兩年。
接下來還有幾十年寒冷期,咱大清初年盡管殺了超過一半人,結果依然每年饑荒不斷,而且還是在地瓜已經開始推廣的情況下,這種可以說天劫不是說幾樣作物就能解決。所以治本之道就是向南移民,盡量減少北方人口并開墾南方荒地,尤其是原本不能利用的山地,可以大量種植地瓜玉米一類,以此增加糧食產量再補給北方留下的人口,最終渡過這段最艱難的歲月。
當然,他移的也是民兵。
他必須玩木馬計來悄然控制四川。
四川不只是張獻忠,川南那幾家也形同割據,尤其是楊慶還承諾了不在四川推行新政,那么以后他想對四川動手時候,沒有人在那里是肯定不行的。
遷過去幾十萬民兵就可以了。
“鄙人得回去和義父商議。”
李定國說道。
“沒有什么可商議的,張獻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楊慶說道。
“忠勇侯,我們不是來乞降的!”
李定國說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望城县|
广南县|
台南县|
丰顺县|
芦溪县|
诸城市|
怀来县|
佛教|
青铜峡市|
汉源县|
德庆县|
全州县|
普兰店市|
昔阳县|
海原县|
河东区|
高陵县|
通山县|
肃南|
当涂县|
达尔|
始兴县|
微博|
砀山县|
沙坪坝区|
镇安县|
东辽县|
河东区|
井陉县|
香河县|
丰台区|
疏勒县|
玛多县|
尼勒克县|
海淀区|
吴川市|
宁国市|
苗栗市|
泾川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