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場外的人,在李易他們沉思的時候,議論開了,猜測誰會是此次詩會的魁首。 像聞恒、豐旗這種早有盛名的,是討論聲最多的。 李易由于過于矚目,談起他的人也不少。 畢竟一個坐推椅的,打進了決賽,這可太稀罕了。 “阿姐,手下留情!” “姐夫那都是心疼你,才非要參加登科詩會的。”盛元史低嚎,“輕點,輕點,耳朵要掉了!!” 松開手,蕓娘哼了哼,真是她把李易塑造的太翩翩君子,以至于,盛元史聽信他的鬼話。 目光投向場中,蕓娘倒要看李易玩的什么把戲。 裝模作樣想了片刻,李易將筆蘸上墨,儀態(tài)端正的在紙上書寫:“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這首詩,不僅被傳誦千百年,最主要,不涉及地名,省卻了涂改。 抄詩咱們也得有講究不是,要按情況選,亂抄,這里一個個也都是學富五車的,沒傻子,不好糊弄過去。 李易寫完停筆,朝守兵點了點頭,他的詩稿當即被收走貼在了永治帝面前不遠的立板上。 此時,一炷香才燃了三分之二。 再一次提前交詩的李易,不比之前混雜人多,注意不到,一剎那,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李易挺直身板,泰然處之。 這份沉穩(wěn),不驕不躁,讓盛父暗暗點頭。 本以為只是個讀了點書的書生,不曾想,倒是個有真才學的。 李易他們先前在立板上的詩都被取了過來。 當鑼鼓敲響,皇帝從座椅上起身,走到立板前,他一首首觀看起來。 當瞧見不錯的,他會將此人前兩首詩翻出來看看。 約莫一刻鐘后,皇帝笑道,“魁首是不需要爭議了,這第二第三,你們評吧。” “去,將司劍傳來。” 皇帝側(cè)頭朝身邊的太監(jiān)吩咐道。 百官已經(jīng)紛紛離席,聽到皇帝這話,對望一眼,都是往司劍的詩稿看去。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往常,勢必要好一番爭議,才能取出魁首。 這次,竟這般輕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