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支隊伍當然就是汪明貴的隊伍。 汪明貴讓自己的部隊擺脫困境的辦法他卻是跟小不點現學現用的。 他派了幾個戰士裝成從南面過來的樣子打出了動靜卻是把河邊的日軍給吸引走了,而他們大部隊卻是偷偷往那河邊去了。 汪明貴他們也不知道這河有多深,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的人也不會水。 不過在他們想來這條河就是再深那也有水淺的地方。 而且這又不是什么大河,那河水也就是中間深罷了,別看會水的人不多可他們又不是沒過過河? 這條河水并沒有多急,河水不急卻也有地方會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一條流得并沒有多急的河哪里有什么驚濤拍岸的響聲,那“嘩啦”聲多數是水流撞擊到突入到河道中的異物引起的。 比如,河岸上有突入河道的石頭或者有樹倒在了那水中。 而現在汪明貴他們就是奔一處響聲較大的地方去的。 他們不知道河水的深淺,但是他們過河那多少是會有聲音的,他們卻是想借助那“嘩啦”聲把自己過河的聲給掩住嘍。 日軍真的被吸引走了,原本沿河巡邏的日軍也走了。 汪明貴他們的運氣很好。 那“嘩啦”聲正是一棵斜倒在河中的大樹引起的,他們這些人多少是可以借那棵樹一些力的。 當然了那樹是不可能都杵到對岸了,否則那就是橋了。 即使有了這棵樹,可過河依舊沒有那么簡單。 一名會水的戰士先扶著那樹的樹干在河中走了個小半程,然后他卻是又走了回來跟汪明貴低聲說了幾句。 然后那名戰士便帶著兩根已經是綁在岸邊樹上的繩索重新下水,他卻是把第一根繩子系在了倒在水下的那棵樹的樹頭上。 他再游過河將兩根繩子繩子抻緊了都系在了對面的一棵樹上。 “河中間最深的地方也就兩米,又有樹還有兩根繩子都抓住了人過去沒啥事。 就河中間有兩米深,不會水的人抓緊繩子憋口氣走幾步頭也就露出來了,然后再把槍都舉過頭頂。” 那名探路的戰士低聲向汪明貴報告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