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我們在攻打一個縣城,那縣城都是有護城河的。 我們連是第二撥,第一撥的人已經(jīng)把長梯子搭到護城河上了,我們就從那架梯子上跑過去。 為啥要在護城河上放梯子啊? 那打仗不就是那樣,有啥條件就用啥條件唄。 鋪木板子人是好跑,可能禁住人的木板得多沉,那攻城的時候那是要扛著梯子板子頂著敵人的炮火沖過去的! 再說那護城河的也老鼻子寬了。 那么長的木板既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太沉人根本就扛不動! 行了!別打岔了! 我從梯子上跑過去的時候,那護城河里有人受傷了正沖我叫呢! 可內(nèi)咱(那時候)沒法管,頭頂上那機槍還沖我們響著呢! 城墻被炸了個豁口,我們?nèi)司蛷哪莻€豁口往上沖。 那死尸都快把城墻口子堆平了,我們就踩著那死人往上沖! 可說是死人,有的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死,那人還能動呢,可你不踩著上又能咋整? 你要是一猶豫好不容易打開個口子讓人家再一堵上,那后面說不定就得再死多少人呢! 唉,這就是打仗,那人死的老鼻子了!” 上面這段話來自于一個老兵的口述,而實際上戰(zhàn)爭從來都是這樣殘酷。 戰(zhàn)爭有時不光需要殺死敵人,而有時為了勝利也得“殺死”自己的人! 而本文中這名被馬壓住了身體挪動不得的日軍士兵便也撈到了這樣的一個結(jié)局。 日軍的那輛鐵甲車就那樣從他后面碾壓了過來,于是他便在瘋狂的呼喊之中了便嘗到了什么叫鋼鐵的滋味! 又一名大日本天皇的士兵就這樣玉隕了。 他留給世人最后的一點印象是,正在山頂上用重機槍瞄著那輛鐵甲車的王大力叨咕了一句。 “那里好象個小鬼子被沒死透哎!”,而他接下的一句則是“該!碾死他個狗日的!”,然后王大力就再次按響了他手中的那挺重機槍! 這次伏擊戰(zhàn)真的是意外連連,日軍拉著迫擊炮和重機槍來討伐。 結(jié)果迫擊炮被炸壞了,重機槍落到了雷鳴小隊的手里而日軍卻又弄出輛鐵甲車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