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生軍,也就是沐云麾下的子民騎士,同樣受到了羌人的針對,只見十幾二十道淡青色月牙形氣刃朝著他們飛掠而去。 只是,無生軍并沒有像戮胡軍和葬魂軍那樣直接以攻對攻,而是選擇硬扛羌人的攻擊,并且借此拉近他們與羌人之間的距離。 只見無生軍的子民騎士使出了無生騎的招牌防御手段:無生之壁。 圣光沁盾,圣佑騎士的招牌招式之一,能夠生成一道緩緩向前并只能讓己方隊員的攻擊通過,并且吸收來自于敵人的攻擊傷害的盾壁。 在無生騎的兼容特性下,以無生之壁的手法施放出來時,雖然傷害吸收能力縮水大半,可是移動方式卻也跟著改變,變成恒定地立于成員身前半米的位置上。 這樣的改變,雖然會使圣光沁盾在配合步戰時的推進能力大幅下降,卻使圣光沁盾能夠有效地應用在騎戰上面,不再只是步戰專用的招式。 保護圣御,圣光騎士的輔助招式之一,能為一名隊伍或團隊成員施加圣御,受保護的目標對一切物理攻擊免疫,同時也無法攻擊或使用物理技能,只不過每個圣光騎士在同一時間內只能給目標施加一種圣御。 在無生騎的兼容特性下,以無生之壁的手法施放出來時,保護圣御的施展對象從單體變成了群體,但防護能力也因此而下降,從物理攻擊免疫變成傷害減免,不過無法攻擊或使用物理技能也因此而解除。 這樣的改變,雖然會使保護圣御的防護效果大幅下降,可是應用層面卻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不再只是一種【急救】手段,直接蛻變成一種常規應用招式。 真視騎士能夠減免所有能量攻擊與遠程攻擊傷害的真實打擊特性,也在無生騎的兼容特性下,變成可以主動施放并加持在其他成員身上的無生之壁招式,盡管持續時間比較短來說,卻使其戰術意義與戰略意義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雖然這些子民騎士尚未覺醒美德騎士的憐憫美德,可是在無生騎的兼容特性下,還是激活了其中一部分的能力,使其在施展無生之壁的時候,能使其與所有成員聯系在一起共同分擔傷害,不易產生戰斗減員的問題,要嘛同生,要嘛共死。 不過,美德騎士透過無生騎的兼容特性,利用無生之壁施展出來的憐憫美德之效果,和真視騎士的真實打擊特性一樣,存在著持續時間比較短的問題就是了。 至于誓約騎士的部分就不說,因為子民騎士所訂定的誓約不同,無生之壁所展現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效果都是趨于防御方面的,而且還是群體施加的那一種。 在十萬無生軍同時施展無生之壁以后,一道道光幕便將他們所壟罩,最后匯聚成一面巨大的光罩,將他們緊緊地保護在里面。 十幾二十道淡青色月牙形氣刃砸在光罩上面,不僅沒能將之擊破,就連隨后掀起的龍卷風群,也沒能阻擋光罩隨著十萬無生軍的移動而向前推進的腳步,甚至還被光罩硬生生地擠得潰散,當場驚爆了羌人的眼球。 在經過這一番交鋒以后,羌人們也警覺了起來,紛紛意識到沐云麾下這三支王牌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其中,感受最深刻的莫過于那些精銳的羌人精騎。 他們在這一刻,突然有種強烈的預感,他們若只有當前的實力,即便這場仗打贏了,自己的小命十有八九還是得交待在這里。 想要活下去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臨陣突破! 是要使用秘法,晉階成羌人勇士?還是進入半越階狀態,挑戰那一絲晉階為羌人族正的可能? 很快地,這些精銳的羌人精騎便紛紛做出了決定。 不過在此之前,羌人禁衛先一步爆發了。 進入半越階狀態的羌人禁衛,硬生生地頂住了三大王牌的攻勢,為精銳的羌人精騎爭取到了反應的時間。 不多時,駐守在這片區域里的五十萬羌人大軍,便盡數擁有了c級或堪比c級的戰力,浩蕩恢宏的氣勢,甚至壓過了沐云的三大王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