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在氣氛愈發怪異時,薛清茵一腳踏入園中。 往左瞧,是相擁發抖,露出柔軟腰肢的舞姬;往右瞧,咦?盧書儀?這便是所謂故人? 中間還立著個干子旭,仰頭討好地沖她笑了下。 “盧姑娘。”薛清茵先出了聲。 盧書儀瞧了瞧她身后跟著的官員們,頗有幾分眾星拱月之姿,就連堂堂宣王,竟然都只能屈居一旁? 當真是全然無視了種種規矩。 盧書儀心緒復雜,朝著薛清茵拜下:“先前在京中來不及恭賀王妃。” 薛清茵笑著接聲:“于是如今便特地來興州恭賀我嗎?” 在場眾人心頭“咯噔”一響,官員們是徹底陷入了死寂之中。 完了完了,這到底還是對上了。 那一霎,盧書儀心中也閃過了許多念頭。 她有很多種答法。 她可以說“惟愿追隨宣王殿下”,也可以說“放心不下宣王妃,想陪伴左右,提防再有賊人下毒”,也可以落淚說自己在京中的不易,做道姑的凄苦…… 挑撥離間的,假意含蓄的,楚楚可憐的…… 她最后道:“讀萬卷書,莫過于行萬里路。我心中有一事,遲遲找尋不到答案,便從京城啟程,至今日終得圓滿。原來世間之事,大都并非只一條路可走。” “那我也要恭賀盧姑娘,終得豁然開朗了。”薛清茵歪頭道。 “多謝王妃。”盧書儀又躬身行了下禮,道:“那日賞花宴,陰差陽錯成就了救命之恩。后來宣王殿下命人往盧家送了賞賜,我想那是殿下愛重王妃,方才有此舉。今日我便厚顏再求王妃自己償還我這‘恩情’。” 這話一出,眾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兒。 薛清茵卻好整以暇地先在主位落了座,又道:“愣著做什么?你們沒為盧姑娘準備桌椅嗎?先搬椅子來吧。” 有人連忙動了,很快便先拿了只凳子來。 盧書儀沒有坐。 她能感覺到宣王冰冷銳利的目光,似要將她整個骨頭都切開來。 她深吸一口氣,無數念頭從腦中掠過。 她道:“若有一日,我身陷絕境,只盼王妃能伸手救我一回。” 干子旭:? 就這?半天就為了說這? 眾人也是一呆。 他們還以為這盧姑娘千里迢迢從京城追來,是要甘愿自請為宣王的侍妾呢。 薛清茵也有點驚訝。 盧書儀追過來的舉動,無論面上如何粉飾,內里必然是沖宣王來的,不必懷疑。 但她臨了卻……改了主意? “王妃能答應我嗎?”盧書儀再度出聲。 薛清茵低聲道:“盧姑娘這樣聰明,怎會有身陷絕境那日?” 盧書儀苦笑搖頭:“自恃聰明罷了。……一人之力,莫說敵過千軍萬馬了,有時就連一兩個人也敵不過。” 她若灰溜溜地回到京城,接下來的路就會更難走了。 若有風言風語泄露出去,盧家自然不會認賬是他們推動了她離京。此事最終只會落到她一人肩上,是她盧書儀自己心有不甘。 想到這里。 盧書儀還真有些動搖。 但走得艱難的路,也總比走不通的路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