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前在外跑商時,也不是沒吃過哈密瓜這種果類,但從未有人試過這種做法。 “只是將果肉搗碎后,把汁水與牛乳混合,最后淋上冰沙再加點適量的冰糖罷了。”姜茶見季老板吃的滿足,頗有成就感,“夏日炎炎,這東西吃上一口也能讓人提神醒腦。” “不錯!”季老板豎起大拇指。 說至提神醒腦,倒又讓季老板想起一事。 “也許,這個還適合供應給馬上參加秋試的考生。” 今年再過幾月便馬上到三年一度大考,夏日那幫學子胃口不佳,或許能在讀書人那兒掀起一波風潮。 一提到科舉,姜茶便不自由主想到趙德敏。 瞬間心情變得不甚美麗,她道,“算了吧,反正酒樓營業額還可以,何苦再去考生那兒討生意。” “說的也是,你自己好生經營即可。”季老板也不強求。 他真要多謝姜茶,多虧了她,現在旁人一提到四季春便都是絡繹不絕的夸贊聲。 開業的活動一共舉辦了三日。 接連三日下來,姜茶這兒的酒樓每日都是客人爆滿,并且她還換著花樣變換菜色,更推出了盲盒系列。 所謂盲盒,除了香蕉布丁以外,還推出了哈密瓜布丁,楊梅布丁等等時新口味,不知道挑選什么甜品的客人可以用七折的價格隨機抽選。 恰逢如今也是楊梅遍山的季節,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清除楊梅的庫存,還導致越來越多愛上這種吃法的顧客絡繹不絕,天不亮就來這兒排隊。 生意爆火有利有弊,利的是的確短時間內在這一片均是口碑好經營時間長的糕點鋪子里打出名聲,弊的是看他們酒樓爆火越來越不爽的商家也多了起來。 二丫自從酒樓開了后,就搬到了城里。 每日剛開門,就能聽見旁邊的冷言冷語。 “一個酒樓,好端端的酒菜肉不賣,盡搞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來搶生意。” “可不是,酒樓搞的跟雜貨鋪似的,什么都有,還叫酒樓嗎。” “聽說她還要跟我們賣她那菜品呢,用成本價給我們,再讓我們轉賣出去,憑什么啊,就算的確也能賺點,但這不白白幫她人做嫁衣幫她宣傳了嗎。” “這算盤打的可真響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