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著說著。 再將一碗水果冰粉遞過來,遞到張良面前,趙凱笑著講道,“當韓王,本縣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過韓國想要賺錢,這當然可以,畢竟韓國可是我與我鵝城相鄰之國,并且韓國還是天下的富裕之國,子房先生如果想賺錢的話,那本縣的興趣可就大了喲……” 對韓王之位。 趙凱根本沒什么興趣。 不過對賺錢上,趙凱則是興趣十足了。 而這邊,見趙凱對王位沒有興趣,張良也是很失望,不過能和趙凱打好關系,能夠讓韓國富起來,他張良也可以繼承韓非的志向,做更多的東西。 便見這時候。 張良退而求其次。 朝著趙凱開口道,“既然趙縣長對韓國沒什么想法!” “那張良便不多求了!” “不過如果說起做生意的話,韓國恐怕還真有一樣東西,是趙縣長感興趣的!” 張良的話。 讓趙凱愣了愣。 隨即猜測道,“難不成是軍火生意!?” “是兵器生意,是甲胄生意!?” “可韓國愿把這東西拿出來合作嗎!?” 張良沒想到趙凱對韓國也是如此了解。 便見張良點了點頭,“生意是談出來的……” “正如趙縣長的一句名言,天下熙熙,皆往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于韓國而言,抓住和鵝城合作的這一個末班車,來壯大和發展我韓國,這才是我韓國目前最該做的!” “眼下,齊國的吳心,魏國的魏未央,楚國的項氏一族,燕國的太子丹使臣,趙國的李牧,這都有意與趙縣長合作,而我韓國又怎能不抓住這個機會!” 原本趙凱還擔心張良一個人代表不了韓國。 可聽張良如此說。 趙凱也都點了點頭。 “那子房先生準備怎么與本縣合作?!”趙凱問道。 只見張良道,“不知道現場可知道我韓國軍火生意的歷史!?” 趙凱點了點頭,“那是我秦國的秦孝公和惠文王時期,那時候,天下各國都在崇尚變法,魏國有李悝變法,秦國有商鞅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韓國也有申不害變法……” “相比于其他幾國的變法而言,韓國的變法重視于強軍備戰,從而使那時的韓國,成為了天下的一方小霸主,可以憑借韓國新軍之強,使列國不敢侵犯韓國……” “而相比于楚國魏國的魏武卒重視戰法而言,韓國的新軍實力之所以強,那是因為韓國的兵器和韓國的甲胄,要遠遠強于六國……” “而雖然韓國申不害變法,最終是以失敗告終,但韓國卻從此升起了一個不斷研發兵器甲胄的生意,使得韓國幾乎是成了天下諸國之中兵器最強的國家,并且諸國中攻城的戰車以及投石車,這也基本是韓國所制造,從而使韓國成為了天下的軍工之國……” 趙凱的一席話。 讓張良很是感慨。 因為相比于張良這一位韓國土著而已。 趙凱這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上,分析了韓國為什么要重視軍工! 也分析了韓國目前的優勢和劣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