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后。 經過扶蘇嬴政的兩道工序。 共有十分左右的試卷,先行來到了趙凱手里。 最先的一份試卷,被嬴政定為了甲級試卷,并讓此刻的嬴政看著,那是一邊看就一邊極其欣賞,對著趙凱說道,“趙縣長,這個叫蕭何的大學生,你可否清楚他的情況!?” 聽到這里。 趙凱叫來了馬日天。 把這一屆鵝城大學的大學生學籍檔案調出來。 一陣翻越之后,對著嬴政開口道,“大王,這個蕭何他是楚國人,祖籍楚國沛縣,是上次鵝城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第二名,綜合分數僅次于扶蘇公子……” 這時候。 得到趙凱的答案。 望著眼前這份試卷。 嬴政被其完全折服了。 只見在這一封試卷上,開頭是一個命題作文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韓國人,那你將選擇如何一統天下?(請圍繞此題目發揮想象,字數不低于800字,字跡工整,以議論文為主,詩歌小說除外)】 試題就是這樣一個試題。 這可謂是極其刁鉆! 可謂是可以從各方面來考察學子的綜合能力! 此前趙凱的講課,已經給眾位學子提供了兩個思考的方向,一個是經濟改革,一個是政治改革,不過,這也只是兩個方向而已。 通過如此刁鉆的一個問題。 這可以完全看出被考核者的種種品質。 會有的人可以夸夸其談,雖然這個夸夸其談并沒有什么用,但只要其中一兩點策略是可行的,那么在趙凱給嬴政扶蘇的參考答案中,就至少可以得一個甲乙丙丁四級中丙級… 可以及格。 可惜,在參加考試的近百名學生官員中。 能得到丙級別的學生官員,只有不到五十人,這讓嬴政很失望,因為,趙凱在講座中,這都不已經給出了標準答案嗎?! ~生產力的發展! 面對考題【如何讓韓國一統天下】,這只需要結合韓國的具體實際,然后給出意見,可惜,就這一點,很多人也沒辦法…… 因為他們無法結合韓國實際,同樣也不清楚韓國的具體國情,只能看表面,而無法讓趙凱的觀點事實上結合到韓國上來。 不過,當此刻拿著這一位署名為蕭何的試卷。 這越看,嬴政也是猛拍大腿,一臉驚喜,隨后對著趙凱道,“趙縣長,這張試卷實在是答的太好了……” “在這一張試卷中,這個蕭何竟然給出了這樣一條辦法,說是,韓國本來就兵器產業發達,這完全可以在發展了基礎農業生產力之后。借助韓國膏腴之地的土地,將生產力從土地農民上解放出來,隨后讓韓國的這些剩余勞動力投入到兵器制造中來,研發新式兵器。隨后將新式兵器賣給山東五國,從而和山東五國達成一種穩定的聯系,讓秦國無法滅韓……” “在之后,韓國因為售賣武器,得到了原始資本,就可以學習鵝城的種種商業,讓位于中原之地交通要道的韓國,成為天下的經濟中心,并以經濟和武器制造業,與六國達成穩定同盟,隨后慢慢蠶食魏國……” “然后在韓國國力發展后,與山東五國聯盟合縱,以兵戈之強、士氣之盛,從秦國手里奪回韓國的南陽之地以及韓國的上黨野王之地……” “如此,韓國當興……” 嬴政的一番評價。 讓趙凱看到了嬴政眼里的激動。 但相比于嬴政的激動而已,趙凱則顯得很平靜。 因為蕭何的才能是后世所公認的,話說作為華夏歷史上第一糧草官的蕭何,作為漢初三杰之一的蕭何,他強在哪里,他就強在后勤能力上…… 君不見楚漢爭霸之時。 劉邦所率領的漢軍,幾乎沒有遇到過糧草問題。 從而使劉邦韓信能夠勢如破竹,先行滅掉了代趙燕齊,最后在垓下徹底打敗了項羽,話說楚漢爭霸之中,漢為什么會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