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商夏前后用去了十五張五階符紙,最終成符七張。 這等成符率對于五階大符師這般高等符師而言,已經是頗為不俗了。 可實際上商夏所制的七張五階武符當中,熔巖符、幻境符和匿跡符都是第一次制作。 若非如此,他的成符率可能會隨著重復制作次數的增多而再有增長,更何況此時他的手中尚有十張五階符紙留存。 不過商夏卻不會再用這十張符紙制作這六種武符當中的任意一種,他特意將這十張符紙留存下來,就是為了嘗試著創作一種全新的五階武符。 第一種自然就是他早有計劃制作的五階“五行遁符”。 商夏早在此之前便已經在嘗試著建立“五行遁符”的傳承體系,并已經完成了“五行遁符”從三階到四階武符的制作。 只不過此前三、四階“五行遁符”的制作都顯單一,或許說所謂的“五行遁符”不過是單一行屬遁符的總和。 商夏在推演五階的“五行遁符”的時候便曾經有過兩個設想,其一便是將此前單一行屬的遁符完全整合于同一張符紙之上,變成名副其實的兼具五行的“五行遁符”;其二則仍舊是在四階“五行遁符”的基礎上,繼續強化單一行屬遁符的精妙程度,將其品質提升至五階的高度。 不過商夏無需進行實踐,只是經過推演便大致能夠得出結論,第一種方法對于符師的要求更高,但如果符師能夠做到兼具五行的話,制作此符反而會變得容易,而且對于符紙本身并無特殊要求,制作成本相對低廉。 可要是第二種方法的話,制作的門檻肯定要降低不少,適用于其他五階的大符師,但這種方式因為需要額外凸出對某一行屬的利用,所以在制作的過程當中需要一些額外的材料進行加持,那么勢必會造成此符造價上的昂貴。 不僅如此,第一種方式制作的武符在使用的時候,其適用的范圍更廣,難得被人針對;而第二種方式制作的武符因為行屬單一的緣故,雖然可能有著發動之后遁術更為精妙,遁逃距離更遠的優勢,但一旦被對手知曉底細也更加容易被針對。 商夏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各自進行一番嘗試,不過在試制的過程當中他很快便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便是第一種制符方式誠然更需要他這種兼具五行本源的大符師來制作,但當他用第二種方式視作單一行屬遁符的時候,就似乎顯得更加的簡單了! 商夏在試制第一種將五行本源整合于同一張符紙之上的“五行遁符”的時候,接連失敗了兩次,直到第三次的時候才勉強制成了一張兼具五行的遁符。 商夏的本意僅僅只是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演是否可行,既然已經能夠制作成功,那么他便沒有繼續浪費已經不多的五階符紙的道理,而是用剩下的七張符紙準備按照第二種方式制作單一行屬的“五行遁符”。 不料在試制第一張五階金行遁符的時候,商 夏幾乎是三下五除二便將其制作了出來。 商夏事先已經預料到此符的制作并不難,但卻沒有想到會這么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