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京城家信-《天下梟雄》
第(1/3)頁
時間到大業(yè)二年六月,楊元慶出任豐州刺史已經(jīng)一年,此時洛陽新都已建成,大隋王朝遷都到了洛陽,改稱西京為長安,同時,天下改州為郡,豐州隨之改名為五原郡。
大利城之戰(zhàn)后,隋王朝加大了對五原郡的開發(fā),駐軍由一萬增加到兩萬,并將士兵家屬同時遷入,使他們安心戍邊,又繼續(xù)向河套移民,開墾農(nóng)田,興修水利,實行軍屯,塞上明珠的光彩漸漸顯露。
天氣已經(jīng)進入盛夏時節(jié),五原郡的夏天也是格外炎熱,天空仿佛下了火,九原縣外的官道上被一種半透明狀的炙熱氣息籠罩,走一步便熱浪撲面,每一個路人都是大汗淋漓,炎熱難當。
九原縣也就是原來的五原縣改名,北方的九原城也隨之改名為烏海城,仿造大利城又重新修筑,增加其防御。
這天下午,九原縣外官道上走來一名身高極高極胖的隋軍軍官,他牽著一匹駱駝,他的盔甲兵器都掛在駱駝上,艱難地,步履蹣跚地向九原縣進發(fā),看他的樣子,似乎再走一步就會倒斃在路上。
此人便是楊巍,他現(xiàn)在已被升為大利城的上戍主,負責大利城周圍的戍堡,也就是原來馬紹的職務(wù),馬紹已出任烏海城鎮(zhèn)將,而大利城鎮(zhèn)將由楊思恩擔任,他們幾個人中變化最大的是胖魚,他已經(jīng)拋武從文,任交市副監(jiān),主管稽查邊境的走私偷稅。
楊巍這次來九原縣是催要一批夏季軍服,同時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要找楊元慶,半個月前他收到一封父親寫來的家信,祖父楊素病重,他想請假回京城探望祖父。
半個時辰后,楊巍終于艱難地走進縣城,在陰涼的城門洞中,他靠在冰涼的石壁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眼前一陣陣發(fā)黑,幾乎就要暈倒過去。
守門的士兵認識他,連忙拿著水袋奔上,“楊三將軍,你喝口水,這是剛打上來的井水,還冰著呢!”
五原郡有三個楊將軍,楊思恩被稱為楊二將軍,楊巍被稱為楊三將軍,其實大家背后都叫他胖三郎,這也是他從小的乳名。
楊巍一把奪過水袋,咕嘟咕嘟猛灌幾口,冰涼的井水使他從頭爽到腳,他長長吐了口氣,元氣頓時恢復,又猛喝上幾口,這才把水袋還給士兵笑道:“你們簡直太幸運了,竟然能喝到井水,夏天我也申請到你們這里當差,我寧可當一個看管水井的小兵。”
眾士兵都大笑起來,楊巍拍了拍送水士兵的肩膀,邁開大步牽駱駝進城,別人騎馬他騎駱駝,他二百七十余斤的體重,加上一對八十斤重的大錘,從前騎的馬實在是不堪折磨。
楊巍經(jīng)常來九原縣,已經(jīng)是熟門熟路,很快,他便來到了豐州總管府,雖然豐州在政務(wù)上被改為五原郡,但軍事依然保留著豐州總管府的職能。
總管府前的拴馬樁上系著一群駱駝,駱駝上滿載著粟特商人的鑲金邊圓頭皮箱,沉重皮箱子里仿佛裝滿了財寶,幾名身穿白色長袍,頭戴圓盤帽的年輕粟特商人正在給駱駝梳理它們掛在長毛上的砂粒。
“你們是從粟特哪里來?”楊巍用學了一年,但還不熟練的突厥語和年輕粟特商人們打個招呼。
“從小史國來,那色波知道嗎?”
“哦!寶石的故鄉(xiāng),我知道。”
楊巍將他的駱駝也拴在馬樁上,笑道:“是來這里交稅嗎?交稅可是要去大利城啊!”
“不!我們是想買點茶葉。”
“茶葉?”
楊巍笑了起來,給馬袋里摸出一包,大約有一斤,遞給年輕的粟特商人,“給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陇川县|
崇义县|
柳林县|
凭祥市|
扬州市|
德昌县|
梨树县|
达孜县|
南投县|
锡林郭勒盟|
沁源县|
恩平市|
墨玉县|
青河县|
商都县|
沭阳县|
柳州市|
石门县|
冷水江市|
吴旗县|
东丽区|
涞水县|
正蓝旗|
花莲市|
江口县|
宾阳县|
万安县|
昆山市|
融水|
宁强县|
尉犁县|
保山市|
嘉鱼县|
焉耆|
东乌|
兴宁市|
磐安县|
曲靖市|
车致|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