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遷都角力-《天下梟雄》
第(1/3)頁
“陛下,微臣看得很清楚,賀若弼一刀劈空,他的腰力不足,收刀略慢,被楊元慶抓住機會,直接用槊桿將他掃下馬,哎!賀若弼一世英名,今天算是全毀了。”
御書房內,左衛大將軍史祥正向楊廣講述中午發生決斗,他雖然說得很含蓄,但一句‘腰力不足’便將賀若弼失敗的謎底揭開。
楊廣不由冷笑一聲,“朕聽說他有一百多妻妾,每夜要御五女才能安睡,在床榻上他腰力很足,怎么上了戰場就不濟了?”
史祥是楊廣心腹,因在仁壽宮平亂中有功而被封為大將軍,他很了解楊廣喜新厭舊的心思,他又道:“關鍵是賀若弼太自以為是了,他一直沉溺于九大將軍第五的舊名,以為自己仍舊天下無敵,他卻不知道大隋天下人才輩出,年輕一代更勝老人。”
史祥的話說到楊廣的心坎上,楊廣捋須欣然道:“說得不錯,老臣雖然有經驗,但精力銳氣都明顯不足,幾乎都沒有開拓進取之心,只圖守成,從今天楊元慶和賀若弼的比武便可以看出,賀若弼圖有盛名,卻連年輕將軍的一招都抵不住,看來確實不能被所謂的名氣所惑,我大隋王朝的中興還是要靠年輕一代。”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宇文少監回來了。”
宇文少監就是將作少監宇文愷,他封楊廣旨意是洛陽勘察新都地址,剛剛趕回來,楊廣也一直在等他,聽他返回,立刻大喜道:“快快宣他覲見!”
史祥連忙施一禮,退了下去,片刻宇文愷匆匆走進御書房,宇文愷年約五十歲,是西魏大將軍宇文貴之子,他是武將世家,父兄皆以弓馬顯名,他獨好學,擅長工藝,尤善建筑,大興城便是他一手設計,開皇四年,宇文愷又率領水工鑿廣通渠,引渭水通黃河,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余里,使轉運便利,關中富庶皆來自于此。
宇文愷號稱大隋第一匠,可謂功高至偉,這次又奉楊廣之命,負責洛陽新都營建,盡管遷都洛陽遭到關隴貴族的強烈反對,但楊廣心意已決,他先派宇文愷進行前期勘探定址。
宇文愷上前躬身施禮,“臣宇文愷參見陛下!”
“愛卿不必多禮,朕等你的消息已多時了。”
“臣這就向陛下稟報。”
宇文愷隨身帶著圖卷,他連忙從背上取下圖卷,幾名宦官上前幫忙將圖紙在桌上攤開,兩名宦官手執油燈,另一名宦官又找來一根木桿,交給宇文愷。
洛陽城自古就有,但楊廣考慮的是建新城,他要建一座流傳百世子孫的都城,就絕不考慮在舊城上進行改擴建,而是要建一座規模宏大的都城,要和強盛的大隋王朝匹配。
“臣首選風水上佳之地,其次考慮運輸之便利,再次考慮災害防御,其實臣在十幾年前便知道有一處風水絕佳之地,最適合建都城。”
宇文愷指著一片山巒中間的開闊地道:“這一帶南抵伊闕,北據邙山,洛水橫貫而過,土壤平實,地基穩固,臣查閱地方志,幾百年未有大的災害發生,在這里建都城,可流傳萬世。”
楊廣凝視著地圖,眉宇間略顯憂慮,他考慮更多的是安全,洛陽雖然是中原圖大之地,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它不像關中有山川防御之險,洛陽四周空曠,地勢平坦,雖北有黃河,但冬天黃河結冰,又成坦途,一旦突厥南下,將一馬平川。
當年永嘉之亂,匈奴人長驅直入,擊破洛陽城,拉開五胡亂華的序幕,另外山東河北是北齊故地,雜胡眾多,很容易起兵造反,他也必須要考慮防御北齊雜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正阳县|
周口市|
西青区|
大埔区|
偃师市|
阿克苏市|
长宁县|
呼伦贝尔市|
灵丘县|
兴和县|
息烽县|
和静县|
旌德县|
勐海县|
海兴县|
普兰店市|
阳山县|
伊吾县|
保亭|
龙井市|
南木林县|
平顺县|
马公市|
河曲县|
琼结县|
吴忠市|
共和县|
关岭|
承德县|
诸暨市|
长宁区|
延寿县|
侯马市|
商洛市|
牟定县|
垦利县|
沭阳县|
巴彦淖尔市|
新巴尔虎右旗|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