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子澄聽了之后猛的抬頭趕緊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呀,再怎么說韓王終究是先帝血脈,若是非要趕在他重傷昏迷的時候將他帶回應天,有可能連應天都沒到呢,半路上他就會喪命?!? “如此一來,雖然簡單方便,可是也會對陛下的圣名有所損害!陛下新朝剛剛成立,此時絕對不宜如此做呀!” 齊泰也在旁邊附和道:“陛下,臣也認為如此不行,不過在韓王重傷之時不將他帶回來倒是說得過去,可是他醒了,恢復的差不多了,也就可以把他帶回到應天聽審了,就是文武百官,天下子民也絕對說不出來一個不字!” 方孝儒聽了齊泰黃子成的話,有些不滿的說道:“二位大人這是婦人之仁,新朝剛剛成立不假,可是這與陛下的圣名有何損害?那韓王造反!謀逆欺君枉上不就是應該名正典型?” “陛下此時萬萬不可猶豫,請陛下立即下止命令盛庸抄了韓王府,將韓王、韓王妃以及韓王的岳丈,岳母一并帶回應天?!? “若是寒王半路上死了也就死了,他的王妃在生下孩子可以世襲成為韓王,就讓他的孩子一直活在應天,也算是成全了陛下與韓王之間的血脈親情?!? 建文一直以來都很聽方孝儒的話,可方孝儒如今說的這些話反倒是讓建文不大同意,沒別的,主要還是因為韓王之前表現的太好了。 韓王恪守君臣本分,而且他率兵攻打廣寧真的是要造反嗎?顯然不是啊,那只是遼王故意設下重兵,不讓他通過,不讓他進關服喪,就算是朝廷可以嘴硬,硬說他是造反,可是天下藩王和臣民百姓們都不是睜眼瞎。 尤其是史官會如何記錄,到自己駕崩之時,史官會不會在史書上寫上一筆,說自己是個殘忍暴虐的皇帝,絲毫不顧及血脈親情,硬生生的折騰死了自己親叔叔。 建文想到這長出一口氣。 “朕的四叔,朕現在依舊在考慮是否要下那么狠的手,就更別提二十叔了,二十叔一直恪守君臣本分,此次雖然是被我們戴上了謀反的帽子,可到底他的本意還是好的?!? “朕雖然覺得皇祖父尊王攘夷的思想,和立了這么多藩王的舉措很是不妥,但朕也不會去做那痛下殺手的事情,所以愛卿這件事不能如此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