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員是三萬六千平方公里。 三分之一就是一萬兩千平方公里? 就以一百公里乘以一百二十公里算,那至少是一個海岸線差不多五百公里的島嶼啊。 蘇牧一瞬間熱血上頭。 土地,才是真正的,最根本的,最珍貴的資源。 但是,以戰(zhàn)爭獲取土地的時代,早已經(jīng)過去。 而每一個國家,都對自己的領(lǐng)土,存在著寸土必爭的態(tài)度。 很多超級富豪,所謂的購買永久性土地,其實都被約束在了某一個框架之內(nèi)。 那個框架就是——國家。 就如阿美利卡,國家承認私人名下的土地,是永久屬于你的。 但是,你得交稅,你得維護。 如果滿足不了這些條件,對不起,這土地依然會被收走拍賣。 真正意義上,完全屬于自己,還必須得到國際公約承認的土地,那,才是最珍貴的資源。 因為,你不用付出一分錢,也能享受到土地帶給你,帶給你家族的永久性,持續(xù)性產(chǎn)出。 這個世界近百年,根本不存在任何一個家族,包括世家,還能購買到大宗土地的情況。 當然,這個土地,是指陶之命嘴里說出來的這種。 什么超級土豪購買個島這種新聞,也就是欺騙一下屁民而已。 一個光禿禿的小島,要啥沒啥,就等你投錢開發(fā),別說賣,送給你都行。 你要不要? 幾十年上百年之后,人家有的是手段讓你乖乖以捐獻的名義歸還。 蘇牧知道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秘辛。 當年陶家等三大宗門,退守大員的時候,牽扯得極為深刻。 陶家和另外兩大宗門,在當時最強大的十多個國家共同見證之下,各自都擁有了大片的私人領(lǐng)地。 這些,是蔣家當年作為對三大家保護自己的代價而付出的。 因為一百多年之前,蔣家某人依然是當時華夏在法理的掌控者,他代表國家在其他十多個國家見證下,簽署的東西,是受到國際公約保護的。 而那些土地,又不在華夏范疇之內(nèi),自然后來新華國也不可能去自找麻煩,為這些東西去糾結(jié)。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陶家,甚至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建國。 這就有點嚇人了。 蘇牧如果得到了這個島嶼。 他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地區(qū)領(lǐng)導人,或者干脆建一個島國,城國,都不需要誰的承認,他妥妥也是一枚國王。 國際元首啊。 蘇牧一瞬間想通了一切。 他奶奶滴。 沒事小爺搞個島國出來玩玩? 法律自己定,到時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