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種殺氣。 不是王叔那種像怒獅子一般的殺氣。 而是真正殺過不少人所積淀出來的一種令人膽寒氣息。 確切地說。 這應該叫做鬼氣。 他一手盤著小葉紫檀佛珠,一手還拿著娟絲手帕,偶爾會用手帕捂住嘴,咳嗽一聲,再閉目聞一聞青銅茶風壚小孔外冒出的霧氣,接著又喝一口茶,顯得醉心而閑趣。 他身后還站著四五位穿中山裝之人,一個個筆挺地站直,臉上無任何表情。 整個場景顯得頗具古風。 盤腿而坐之人就是文堂主。 用這種姿勢迎客,倒并不是文堂主在裝逼,還確屬是索命門獨有的習慣。 這里稍作解釋一下。 上古之人不坐凳椅,無論民間飲茶飲酒、還是廟堂暢談國事,全都采用席地而坐的姿勢。凳椅出現,還是唐朝以后的事,到了北宋,才逐漸流行。 索命門源自春秋養士,自然也保留了這一習慣。 不過,古人席地而坐也分為好幾種。 每種其實表達的意思并不一樣。 箕坐,兩腿并攏筆直前伸,屁股坐地。除非君對臣、父對子,否則這是極端蔑視對方的一種坐姿。 跽坐,也就是跪坐。與尊者、長輩交談之時采用,屬于謙卑的姿態。櫻花國人以前來華夏學習,采用這種姿勢與吾族輩謙卑交談,回去之后,他們至今還沿用這種跪姿。 趺坐,盤腿而坐。一般朋友之間采取這種坐法,比較正式禮貌。 文堂主能采用趺坐之姿來迎接,可見馬萍后面從中斡旋之人,面子極大。 我走過去之后。 文堂主睜開了眼睛,毫無表情地瞅了我兩眼,拿起一個茶杯,倒了一杯茶,抬手示意我對面坐下。 我回道:“我并非為坐而論道而來,文堂主可以起身了。” 沒朋友可交! 今天就是贖人! 文堂主聞言,劇烈地咳嗽了幾句,拿手帕捂住了嘴,余光中抹過一絲殺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