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他的眼睛掃過竹簡書標題幾個字之時,整個人如遭雷擊。 那幾個字是:《連山易》。 有讀者可能不知道《連山易》是什么、具體地位。 夏代《連山易》、商代的《歸藏易》、周代的《周易》,并稱為國之三易。 《連山易》、《歸藏易》均已失傳。 僅剩一部《周易》,已扛鼎天下千年! 方為良細看竹簡書,雖經歲月流逝,竹簡書已經殘缺不全,估計不到整本書的三分之一,但經過判斷,這確實是南北朝一位叫“寒潭老人”手抄版的竹簡水書《連山易》。 謄抄原文來自東漢一位叫桓譚的人。 東漢是《連山易》最后消逝的年代。 桓譚乃東漢人,他也是首位提出《連山易》之藏處之人。 種種信息綜合證明。 這是一本南北朝抄寫版本的千古奇書! 眾所周知。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紙開始廣泛運用,逐漸取代了竹帛寫書。 可正因為這位南北朝的寒潭老人,仍在用竹簡抄書,才讓水書《連山易》歷經歲月,流傳至今,若當初他和其它人一樣用紙抄寫,可能早就化為了灰燼。 千古奇書、神秘水書文字、南北朝竹簡。 這東西一旦面世,可是轟動整個文化界,甚至是影響歷史的存在! 方為良坐不住了。 晚上睡覺之時。 他將情況告訴了自己的鐵桿兄弟。 鐵桿兄弟聽完,震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他們發誓,一定要將這部殘缺的《連山易》給帶走。 翌日。 他們開始對農家主人有一茬沒一茬地問竹簡書的來源。 農家主人一句話,卻讓他們傻了眼:“我太爺爺是前清進士,這竹簡書是他留下來的,至于太爺爺從哪里獲得的,我不知道。但太爺爺死前曾留下一話‘毀書賣書猶掘祖墳,護牘若命方為子孫’,我知道你們想要這竹簡書,但除非我們全家都死了,否則休想!” 講完之后。 農家主人非常惱怒,立即將他們兩人給趕出了家門。 方為良無比沮喪。 一件稀世珍寶在民間蒙塵。 若不加以保護,估計傳不到幾代,就要徹底毀于一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