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家長輩、大小花旦,藏寶閣內各有專門的房間,用來給他們放寶。 陸小欣現在就關在陸嘯林那間藏寶室。 里面氣溫恒溫,非常干燥,角落邊上放置了大量的石灰、黑木炭以及驅除蚊蟲的香樟木塊,交雜在一起,撲鼻而來一種非常古怪的味道。 這些東西主要用來防止寶物潮濕損毀或蚊蟲咬噬。 當然,保存寶物光用這些東西還不行,不同的寶物要用不同的防護措施,房間里面肯定還有專門防護裝置用具。 陸嘯林打開了第三間房門的鐵門。 進去之后,發現陸嘯林的雜項藏品還挺多。 古竹匾書籍、金陵娟繡、伽藍彩佛頭、東南域象牙制品、少數民族犀牛角圖騰、描金木漆器……最寶貝的應該是房間正中玻璃罩里面一副佛教唐卡。 畫布保存幾近完美,精工裝裱,色澤鮮艷,璀璨奪目,圖案是一副生死輪回圖。 兩千年左右,拍賣市場唐卡極為罕見,成交價也不高。 主要原因在當時玩這東西的人不多。 但這并不代表唐卡不值錢,其價值主要體現極為復雜的工藝上。 一來,唐卡繪制儀規嚴苛、程序復雜,從選用畫布、構圖起稿、染色上槳、描金綴銀,到最后縫裱成品,少則半年,有的甚至長達十幾年才能完成。佛教唐卡因帶有宗教信仰,往往還要上師終年累月進行加持開光。 二來,為彰顯唐卡神圣,傳統唐卡的顏料均采用孔雀石、朱砂、金、銀、瑪瑙、珊瑚等稀有礦物寶石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可以說,一副絕美唐卡就是一副雜糅著寶石、寶植的精華匯聚。 若干年后,玩唐卡之人逐漸增多,價錢也隨之水漲船高。 到二零一四年之時,我曾見到朋友發來的一段拍賣視頻。 一副明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以三億多港元被人給拍下,被稱為“唐卡之王”。 我在看那一段拍賣視頻時,曾進行過回憶對比,陸嘯林這副生死輪回圖佛教唐卡,單從工藝來講,其實它并不亞于那副明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 當時我還并不知道,這里面所有東西將毀于一旦。 陸小欣手當靠枕,仰躺在一張木椅上,嘴里還嚼著口香糖。 我們進來之后,她沒吭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