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舉一個例子。 在十余年之后的二零一二年,古琴大師李先生在魔都舉辦了一場“他來自唐朝”古琴音樂會,曾請出了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 古琴出場,坐飛機頭等艙,全程特級安保級別護送。 琴音奏響,驚艷世界,響徹寰宇。 老司理竟然在找十大古琴魁首之一的焦尾琴? 這難道會是蘇家的神器嗎? 焦尾琴乃東漢曠世奇才蔡邕制作的一張絕世名琴。 有些讀者可能不知道蔡邕是誰。 但他的女兒一定為大家所熟知——蔡文姬。 據傳,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之時,于烈火之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名木。他以此木制琴,但因琴尾尚留有燒焦痕,便取名為“焦尾琴”,留下了“靈帝無珠走良將,焦桐有幸裁名琴”的著名典故。 焦尾琴制出之后,其音亢若戰鼓、婉若媚女、蕭若刀劍…… 天下瘋搶。 輾轉流離。 但此后史書上明確記載焦尾神琴現身僅有一次。 齊明帝時期,奏琴高手王仲雄曾奉帝命彈奏的焦尾琴(后也有人說,明朝昆山人王逢年曾收藏此琴,但無從考證,可忽略)。 從此之后。 神琴下落不明。 歷史朝代的時間線倒完全能對的上。 東漢蔡邕造琴。 齊明帝吩咐人彈奏過一次。 會不會自齊明帝之后,琴便流落到了唐朝李淳風的手上,他將焦尾琴作為四君家神器之一,傳給了蘇家祖師? 一代絕世名琴被蘇家歷代祖師珍藏,迄今不敢現世,倒也符合四君家嚴守神器秘密的一貫品性。 我不敢再細想。 習慣性的動作。 手中再次搓揉起了那枚假袁大頭。 瘋蟲見到我搓揉假袁大頭的手勢,嚇得身軀退后了幾步,露出滿臉吃了屎的表情。 我問道:“他在哪里找?” 瘋蟲回道:“邙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