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佛耶道耶-《小九徒作品》
第(2/3)頁
以我的知識儲備。
竟然完全看不出雕刻的到底是哪個佛陀。
佛面相清瘦倒沒什么。
因為有一句話叫佛本無相,以眾生相為其相。
咱們不用佛理來解釋,光從文字面上理解就可知,無論佛面相造成什么樣子,都不奇怪,因為眾生皆可成佛。而且,歷朝歷代的佛相其特征本來也不一樣,比如唐朝胖佛像比較多,而金宋時期佛像卻有不少瘦相。
可因為佛教乃外來的宗教,佛頭上的發(fā)髻卻是非常有講究的,主要有磨光發(fā)、束發(fā)式、水波發(fā)、渦卷發(fā)、螺發(fā)五種。
而且。
每一種發(fā)式其實在主要在不同的時代特定出現(xiàn),束發(fā)式最多出現(xiàn)在十六國,螺發(fā)則集中在南北朝,磨光式用的比較多是北魏,水波發(fā)、渦卷發(fā)在唐之后頻繁使用。
但眼前這佛像的發(fā)髻卻是盤發(fā)插簪!
大家看過古代電視劇嗎?
典型電視劇中的書生男主或者道士的發(fā)型!
咱們先人在商周時期就開始束發(fā)了,起初目的是為了方便干活,到后來形成“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理論,留發(fā)蓄須成了一項獨特的信仰,古人對三千根頭發(fā)重視程度其實難以想象,這種發(fā)型也成了古時候漢人區(qū)別于其他所謂“異族”的標志。
現(xiàn)今基本上沒人再盤發(fā)了。
道觀里的正經(jīng)道士還保留著這一傳統(tǒng)。
也就是說。
佛教作為外來的宗教,佛像根本不可能像中原文士、道人一樣盤發(fā)插簪還留頭巾垂鬢!
從來都沒有過!
佛陀身體是佛身,但佛頭卻是典型的中原文士或道人形象!
佛耶?!
道耶?!
完全不可思議!
佛面朝向著對面的紅砂巖,映襯臉部無比紅潤,顯得金光熠熠,再加上塔身通體覆蓋著透明的冰,整個寒冰浮屠雖然體型不大,可冰與火互相交融,在旁邊燈光的映照之下,一副流光溢彩而又瑰麗神奇的場景。
我瞅著這尊不算高大的寒冰浮屠,震驚的目瞪口呆,心中頓時涌起了一股難以遏制的探奇沖動。
感謝相柳!
要不是他們。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学|
佛学|
马边|
鲁甸县|
会宁县|
永登县|
宾阳县|
讷河市|
区。|
惠来县|
龙泉市|
专栏|
东源县|
永嘉县|
泾阳县|
凤台县|
麻城市|
万全县|
泸定县|
三江|
天津市|
赤壁市|
尼玛县|
延川县|
承德市|
建昌县|
鹿邑县|
隆子县|
石泉县|
奈曼旗|
唐河县|
城固县|
温泉县|
山丹县|
炉霍县|
丹棱县|
那曲县|
类乌齐县|
岚皋县|
凤山县|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