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耍猴寶原用于鑒定雜項(xiàng)中的古布。 拿一根小木棍子,用來轉(zhuǎn)唐卡、絲綢、褸衣等古布,通過古布轉(zhuǎn)動時的傾斜度,判斷一張古布織物是否編排均勻。 其實(shí)。 你直接用刀橇開陶響球就行。 但我用這招。 確實(shí)為了裝一下逼。 耍猴寶。 耍得就是裴哥這只猴! 裴哥見狀,已經(jīng)臉色煞白,三角眼放著無比怨毒而兇狠的光芒。 事情講起來慢,但其實(shí)只發(fā)生在短短幾十秒之間。 “啪啦”一聲脆響。 由于小刀在出聲小孔里高速轉(zhuǎn)動摩擦,陶響球外面陶土裂了。 陶土摔在地上,四碎而散。 而里面,掉落下來了幾顆東西。 這些東西,本應(yīng)該是元朝的圓形古石彈或者古泥沙丸。 但此刻,掉出來的竟然是小小的鐵彈珠。 現(xiàn)場徹底炸了。 鐵彈珠外面,還帶著光滑的鐵皮油。 顯然。 這是后面做假時放進(jìn)球里面去的。 裴哥這顆陶響球,外面的陶土,全是元代碎裂陶響球的舊陶土。技藝無比高超的做贗師,將其重新黏合并烘干。 應(yīng)該來說。 若從表面來看,這絕對是真品。 甚至,連做舊都不算。 猶如一幅真跡書畫,被人給撕裂成了兩半,后人進(jìn)行重新黏合。 你能說這不是真跡? 但陶響球并不是書畫,蓋因其里面有古石珠。 缺少了古石珠,用來充當(dāng)完整的陶響球置換鎏金娃娃,這就是典型的造假。 徐老只看到了外面,忽略了里面。 陶響球表面出聲孔非常小,單憑肉眼,完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 而這種閉合的古陶球,更不可能拿東西撬碎來看。 只有聽聲。 辨別其中細(xì)微差別。 在場之人,沒人見過陶響球。 他們更不知道里面古石彈摩擦陶土聲音是什么樣的。 萬幸的是。 九兒姐曾帶我聽過。 盡管。 那時我才十四歲,且只聽過一遍。 但我的耳朵太敏感了。 記憶一旦在腦海涌現(xiàn),那一丁點(diǎn)微妙的差別,就會不斷地放大。 我在賭。 事實(shí)證明。 我賭對了。 徐老冷汗直流,面如死灰。 裴哥那張蛆啃過的臉,已經(jīng)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詞來描述神情。 “好樣的!” “今天真的漲見識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