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家漢子也是撂下狠話,要是他回來看到張鳳嬌還賴在家里,就不跟田三妮搭火過日子,還要讓田有根把拿走的東西吐出來。” “田三妮,面團兒性子,又無處可去,哪敢跟自家丈夫?qū)χ伞!? “昨兒還都在猜田三妮姐弟怎么選呢。” “清官難斷家務事。” “張家漢子在南方闖蕩了幾年,早就不是之前那個憨厚老實本分的莊稼漢了,而田有根自小就是個沒皮沒臉的壞種兒,咱們家可惹不起,也不能被沾上。” “交朋友歸交朋友,千萬別摻和家事。” “張鳳嬌的姓十有八九得改回來了。” 李蘭輕嘆一聲。 這聲輕嘆是身為旁觀者的無奈和惋惜。 俞非晚心中一沉。 是啊,清官難斷家務事。 更別說,田有根是張鳳嬌名正言順的父親。 從張鳳嬌到田招娣的落差,張鳳嬌能接受嗎? 她還清清楚楚的記得,上次趕集時,張鳳嬌小姑娘提起姑姑姑父時眉眼間藏都藏不住的孺慕。 口出狂言要學法的初衷也是為了守護姑姑姑父。 短短時日,天差地別。 被捧在手心里的小姑娘被毫不猶豫的遺棄。 一時間,俞非晚竟也說不清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微微落后一步的俞萍,字字句句都聽在耳中。 心中擔憂,一路無話。 一家人趕集準備年貨的喜悅戛然而止。 “這是怎么了?” “被人欺負了?” “還是在集市上丟東西了?” 老太太拄著拐杖,接過籃子,皺著眉不解問道。 一個個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不拉幾。 李蘭低聲道“張家和田家那事兒。” “萍萍跟那小丫頭關系處的跟親姐妹也差不了多少。” “那事兒鬧開了?”老太太整理著年貨,淡淡問道。 “去年就有在南方打工的年輕人回來時傳風言風語,沒人信。” “看來,是真的。” “張家后生的事做的的確是不地道,孩子又不是物件,怎么能來回送。” “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丟過去。” “可是,誰攤上田有根這么個小舅子不難受?” “要不是靠種地滿足不了田有根的胃口,張家后生也不至于離家去南方打拼。” “長期聚少離多,分隔兩地,還有田有根一直貪得無厭膈應人,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這事兒,不稀奇。” 老太太一生見的人多,看到事也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