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皇族》
第(2/3)頁
譚舉笑了笑道:“這樣,我們二人分頭行動,我找白明凱,再探聽一點消息,你去打聽雍京的糧食庫存情況,爭取晚上把情報送出去。”
兩人又商議片刻,便分頭行動了。
........雍京王朝的官糧儲存一般有三個地方,一個太倉,這是中央朝廷的糧倉,也是最大的糧倉,其次是地方官倉,雖然每個官倉都不大,但聚集在一起數量便很可觀,第三是常平倉,這主要是平定市場糧價而使用的官方糧倉,數量并不大,以前還有一個義倉,但在一百多年前已經被廢除。
無論是太倉、地方官倉還是常平倉,糧食的決策權都在戶部手上,但具體管理這些倉庫卻和戶部無關。
地方糧倉歸地方官府管理,太倉和長平倉則歸太府寺管理,從最高的從三品太府寺卿到最低的從九品太倉署副丞,都一樣掌握著糧食的真實情況。
余永慶不可能是去找太府寺卿了解情況,他卻找到了官職最低的從九品太倉署副丞。
平康坊對面是宣陽坊,在宣陽坊東北角的一條偏僻小巷里,住著五六戶人家,其中最里頭一戶便是太倉署丞段明義的家,段明義今年三十歲出頭,雍京本地人,明經科出身,家里也沒有背景,因為沒有鍍上進士科這層金,他很難出頭,他二十歲考上明經科,一直在萬年縣縣衙做吏員,二十三歲因機緣巧合,他升官當上了從九品的太倉署副丞,也就是太倉署丞的副手,這是大寧王朝最低等的官員,一干就是七年,也沒有什么升遷機會,全家七口人就擠在這座三分地大的祖宅內。
余永慶之所以知道他,是因為半年前段明義的父親過五十歲壽辰,段明義來茶莊里買過一次茶葉,茶莊內有客戶記錄,曾給他送貨上門。
余永慶帶著一名手下來到了這條偏僻的小巷,找到了段明義的家,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他應該在家。
余永慶敲了敲門,“誰呀?”院子里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我是段明義的朋友,來看望他。”
片刻,門開了,一名身著布裙的年輕婦人,她打量一下余永慶,遲疑一下問:“你是我夫君的朋友?”
她是段明義的妻子,一般而言,主婦的衣裝就是一個家的門面,而她穿著布裙,頭上的發釵也是紅銅打制,由此可見,段明義家生活并不寬裕,甚至是貧寒。
余永慶微微一笑,“我是你丈夫的朋友,我姓余,特來看望他,他在嗎?”
段明義的妻子見余永慶手中拎著一個籃子,里面有大包小包的東西,好像還有楚鳳茶莊的上好茶葉,她見過,但他們家買不起,這樣的客人她喜歡,雖然沒有見過他們,但她還是熱情地請他們進院子,“他在的,你們快請進!”
余永慶走進院子,一眼便看見院子的雪地里堆著七八包米,每包米重一百斤,袋子上面還有唐記米行的印記,下這么大的雪,米當然不能堆在雪里,只能說明這些米是剛剛送來。
余永慶心念一轉,他便明白了幾分,他跟著段夫人來到客堂坐下,便將手上的大籃子遞給她,“這是一點心意,請夫人笑納。”
“這怎么....你們來就是了,還帶東西來,這怎么好意思呢?”
“應該的,要過年了,這只是一點心意,夫人請收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荔浦县|
鸡泽县|
秦安县|
镇坪县|
南郑县|
孟州市|
慈溪市|
连城县|
海兴县|
大理市|
镇平县|
同江市|
石阡县|
惠安县|
和田市|
奉新县|
连南|
岳阳县|
台湾省|
玉环县|
宜州市|
宜章县|
西畴县|
竹北市|
通州市|
长寿区|
合作市|
孙吴县|
莱西市|
德江县|
岐山县|
曲阳县|
通化市|
凉城县|
大安市|
呼玛县|
临高县|
重庆市|
嘉黎县|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