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7章 月梁·雋永-《筑木人》


    第(1/3)頁

    而此時的唐果果,卻全然不知道背后男生的小心思,整個人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前方的煎茶老師所吸引。

    這老師頭上兩側梳著多環髻,身著一襲蜜合色寶相花圓領袍,腰間束著蹀躞帶和長刀,儼然一副唐代開元年間侍女的打扮。

    她見大家注視著自己,便恭敬地施了一個唐代叉手禮:

    “歡迎各位來到清林茶社,這節唐代煎茶體驗課,將由我來為大家演示。這期間若有任何不足之處,煩請大家多多指正。”

    一番話說完,她便跪坐在幾位學生前方的茶案前,開始了演示前的介紹:

    “傳說之中,茶,是在神農嘗百草時發現的。在兩漢時期,茶已經從巴蜀傳到了長江中下游,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便已在南方廣泛種植。可在南北朝時期,盛行于南方的茶,卻不是很合乎喜飲奶酪的、北方人的口味。直到唐代的陸羽,根據歷代制茶和飲茶的經驗,寫出《茶經》一書后,茶,才開始成為一門學問。又隨著中唐以后茶葉稅的征收,茶馬貿易的興起,茶文化也從大唐誕生。”

    坐在最前頭的唐果果聽得最為認真,就連微信收到消息都沒有發現。

    程波猶豫半天,還是將照片發給了唐果果。

    而且在得知她也要參加古建大賽,卻一點信心也沒有后,還把自己的古建筑測繪筆記也發了過去。

    可他傻傻等了半晌,也沒有見到對方的回信,便又收起手機,認真地聽老師講課。

    “宋人的飲茶風尚則源自唐代。茶在宋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鄉閭庶民,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不但以茶待客、以茶為媒等茶禮茶俗自宋代開始流行,斗茶和分茶的風氣也開始在宋代盛行。飲茶,對宋人來說,可以算是娛樂消遣和精神享受。故而,中國也有‘茶興于唐而盛于宋’的說法。不過今天,我們會重點介紹唐代的茶文化。”

    老師說完,便又在耳側拍了拍手。

    隨后。

    兩隊身著唐制襦裙的年輕女孩,便捧著托盤從側門魚貫而入,又將托盤上的餅茶和形狀各異的茶具,依次擺放在學生們的茶案上。

    “而唐代的茶,并不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散茶。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將餅茶改為炒青不同,唐代的茶需在清明之時采摘,再進行‘高溫短時’的蒸青,而后以杵搗爛,裝入模具中壓制成餅,定型后的餅還會被唐人穿孔串起放在兩層木架上烘焙、計數,最后放入下有火盆的箱型工具中再次烘焙、封藏,如此,便形成了我們面前的餅茶。”

    隨著老師將一個瓷碟端起,學生們也開始端詳著瓷碟中的餅茶。

    這餅茶圓圓扁扁的,看起來與現代的普洱茶餅沒有什么區別。

    “唐時,飲茶開始向民眾普及,飲茶有道的時代也由此開啟。但唐人的飲茶方法,主要為煎茶,大家可以跟著我,一步一步進行。”

    她展示完餅茶后,又命人將學生們身旁的炭爐點燃:

    “煎茶的步驟有四。一曰,炎茶,也就是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過程。”

    她說完,便用青竹夾夾起餅茶,將其置于炭爐上炙烤,其他學生也跟著照做。

    “炎茶又分為炙、碾、羅三道工序。”

    趁此間隙,老師又抬頭看向學生們,繼續介紹工序的注意事項: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炎茶步驟中的炙茶,這一步的目的是將餅茶內的水份烘干,用火逼出茶的香氣。需要注意的是,炙烤餅茶時,不能在通風的地方或用余火來烤;燃料用炭最好,也可用火力猛的木柴;而且這期間還要不斷翻動。待到餅茶被烤出像蛤蟆背一樣的疙瘩時,就要離火五寸,繼續烤,直到蜷縮的餅茶逐漸松散,再重復方才的步驟。”

    學生們耐心地炙著餅茶,可是緩火受熱極慢,一只手堅持不住,便又換了另一只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手游| 梧州市| 孟津县| 璧山县| 泸水县| 峨眉山市| 德阳市| 澄城县| 岑巩县| 内江市| 大安市| 乡宁县| 通州区| 崇左市| 池州市| 清流县| 格尔木市| 陕西省| 水富县| 乐陵市| 新疆| 油尖旺区| 闻喜县| 兴海县| 扬中市| 白水县| 山阴县| 德州市| 土默特右旗| 阿拉尔市| 聂拉木县| 沭阳县| 江安县| 彰化县| 张家港市| 遂宁市| 新民市| 凌云县| 额济纳旗|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