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鍥而不舍-《征戰星辰》
第(1/3)頁
只要有零配件,修復“火蟻”號不是難事。
所幸的是,在“牡丹”號上真有跟“火蟻”號匹配的零配件。
首先修復的是通信系統。
因為損壞得最嚴重的是天線,所以在更換天線,準確說是附加天線的艦體蒙皮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對系統進行調試,根據新天線做出調整。關鍵是,天線的物理參數發生變化會對工作頻率產生影響。
在此期間,還修復了分布式計算系統。
此后,在AI的協助下,其他電子設備也恢復正常。
相對而言,修復難度最大的是推進器,準確的說是聚變發動機的噴管。
雖然沿用了“噴管”的稱呼,但是與傳統的火箭發動機相比,聚變發動機的噴管更像燃燒室,也可以稱其為約束反應區,即氦3等燃料就在該區域內進行受控聚變的反應,并且通過向后方噴射產生推力。
可見,聚變發動機的噴管是一艘戰艦上最為脆弱的部位。
原因非常簡單,噴管必須設置在戰艦后端,而且必須暴露在外面,因此得不到任何的遮擋與保護。
即便噴管都很牢固,比如能夠承受數千萬攝氏度的高溫,對高能中子不敏感等,可是對常規物理傷害,比如核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又比如電磁炮的鎢合金穿甲彈,噴管基本上沒有防護能力。
自從聚變發動機問世后,噴管容易遭到攻擊的問題就沒有得到過解決。
如果是大中型戰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裝幾臺聚變發動機,確保在部分發動機遭到損壞后,依然能航行。
至于只能安裝一臺發動機的小型戰艦,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幸的是,“牡丹”號上有一具一萬六千噸級聚變發動機的噴管,準確說是從其他戰艦上拆下來的二手貨。雖然存在一些小瑕疵,主要是即將達到使用壽命,無法保證能持續穩定工作,但是總比“火蟻”號上損壞了的噴管好得多,只需要在使用的時候,不要以最大推力狀態運行。
用幫忙進行維修的工程師的話說,把推力限制在80%,也就是一萬二千八百噸以內,問題就不是很大,至少能讓“火蟻”號依靠這具噴管順利返回第九艦隊,跟“蘭芳”號主力艦匯合。
因為沒有別的選擇,所以只能采用這具即將報廢的噴管。
顯然,為“火蟻”號更換噴管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就算“牡丹”號上有配套的維修設備,也有足夠的人員,這都算得上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了。
在維修的時候,“牡丹”號只能靠慣性勻速航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扎鲁特旗|
康马县|
城固县|
扎赉特旗|
金川县|
孟村|
龙江县|
治县。|
英德市|
吉隆县|
卓尼县|
台南县|
基隆市|
马鞍山市|
梧州市|
武冈市|
景泰县|
喀什市|
湘西|
勐海县|
邵阳市|
大名县|
绿春县|
新野县|
广灵县|
高陵县|
宁乡县|
玉龙|
清苑县|
荔波县|
通州市|
黔西县|
陈巴尔虎旗|
铜梁县|
阿巴嘎旗|
阳朔县|
呼和浩特市|
云阳县|
弥勒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