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未雨綢繆-《征戰星辰》
第(1/3)頁
AI只提供應對策略,要不要采納,以及怎么執行得由決策委員會決定。
因為聯邦元首有一票否決權,所以第一決策權在亞歷山大?肖的手上,在他點頭之后才進行投票表決。
當然,只要他點頭,投票表決往往只是走過場。
亞歷山大?肖遲遲沒有表態,關鍵就是疏散人員的問題。
說得直接一點,是人的問題。
在谷神星戰爭之后,因為獲取水資源變得更加困難,環境改造工程無限期推遲,所以火星聯邦被迫用立法的方式來控制人口規模。在此后的幾十年里面,火星聯邦的人口總量一直維持在五十億左右。
關鍵就是,大部分火星人類在同步軌道空間站工作生活!
根據在150年做的人口普查,有三十五億公民長期居住在空間站里面,在地面城市定居的不到十五億。
當然,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因為環境改造工程還沒完成,火星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所以在地面定居的火星人類只能住在天幕內。要到天幕外面去,比如去礦場工作,必須穿上特制太空服,而且對工作時間做出嚴格限制。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在火星地面城市,沒辦法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特別是高技術含量的工作機會。
留在火星上的十多億人,半數以上靠采礦為生,剩下的主要經營農場。
相反,在同步軌道的空間站里面,不但有更多高薪工作崗位,還有相對來說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在火星的同步軌道環上,總共有九十座空間站,其中四十座是軍用空間站。
另外五十座空間站,其實就是五十座空間城市。
每座空間城市至少有六千萬居民,此外在四十座軍用空間站里面,還有幾億聯邦軍人與軍屬。
在幾天之內把三十多億人疏散到地面上去?
這不但是問題,還是天大的問題!
首先,火星上的城市能否容得下這么多人?
其次,如何讓所有人聽從聯邦當局的安排,離開在空間站里的家,前往沒有依靠的地面城市?
還有,要如何才能為三十多億人提供日常生活保障?
如何才能夠保證軌道居民與地面居民和平相處?
……
顯然,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系列問題!
任何人都能夠想到,把三十多億軌道居民送到地面上去,必然會引發極為嚴重、甚至無法控制的社會動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青铜峡市|
大名县|
循化|
双流县|
宜宾县|
海林市|
沾益县|
山西省|
洛南县|
南安市|
特克斯县|
呼伦贝尔市|
阜新|
河间市|
襄樊市|
新干县|
华容县|
瑞丽市|
中西区|
东辽县|
安图县|
古田县|
博客|
普兰店市|
桐城市|
牡丹江市|
徐汇区|
乌鲁木齐县|
鹤庆县|
鹤岗市|
新乐市|
会宁县|
蓬溪县|
凤台县|
达日县|
云安县|
子洲县|
和田市|
襄汾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