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臨朝大封-《天下》
第(2/3)頁
阿布思和董延光一樣,也是前天接到兵部的命令抵達長安,在這次隴右戰役中他的任務相對簡單,就是攻打神威城,并沒有要求他奪下,主要是吸引赤嶺的吐蕃軍來支援神威城。
從這個角度上說,他完成了任務,甚至吐蕃軍丟失石堡城,在向大非川撤軍后,也一并放棄了神威城,阿布思最后占領了神威城,有功無過。
所以,在哥舒翰的請功表上,他的軍隊也有一定的功勞,他的部將別速爾還率三百鐵騎跟隨哥舒翰一起入京。
但阿布思并不欣喜,甚至還有點緊張,原因就在董延光是受了他的挑撥才決定抗命不遵,最后釀成了嚴重的后果,使李隆基為之震怒,董延光進京了,如果董延光為了脫罪,最后把他咬出來.....
他不由憂心忡忡,難道兵部命他進京,就是要治他的罪嗎?前天晚上阿布思擔憂得一夜未睡,他恨不得找到董延光,告訴他,他犯下了罪孽和自己毫無關系,不料第二天一醒來,便聽到了董延光被殺的消息,阿布思喜出望外,這樣一來,他的挑唆之罪就不會再有人知道了,他無比感謝那個下手之人,竟幫他擺脫了大罪。
此刻,阿布思和其他大臣一樣,站在丹鳳門廣場上等待升朝,他在長安的熟人并不多,他在一個角落里站了半晌,也沒有人和他說話,
就在這時,他身后響起了一個低沉的聲音,“阿布思將軍,別來無恙啊!”
他一回頭,見竟然是安祿山走過來了,安祿山是他的老朋友了,安祿山年輕時是邊境商人,便經常走私大唐的禁品和他交易,后來安祿山漸漸發跡,竟成了大唐的邊關重帥,兩鎮節度使,而他阿布思卻隨著突厥的衰亡而落魄,最后投赴大唐,部族被安置朔方一帶,而他則當了朔方節度副使,低了安祿山一等。
阿布思十分了解安祿山,知道他表面義氣助人,實則內心歹毒,故安祿山幾次派人去請他赴幽州做客,他都借故推脫了,現在見安祿山滿臉笑容向他走來,他心中升起了一絲警惕,向安祿山拱拱手道:“安大帥,好久不見了。”
“是啊!我們三年多沒有見面了吧!上一次見面我記得還是天寶四年冊封貴妃的大典上,那時阿布思將軍躊躇滿志,怎么現在倒有點憂心忡忡的樣子,莫非是為董延光之事擔心?”
安祿山的南瓜臉上,一對眼睛瞇成了細縫,似笑非笑地望著他。
阿布思大吃一驚,安祿山怎么會知道?他心中閃過無數念頭,最后告訴自己,董延光已死,此事已死無對證,這才按住內心的驚惶,淡淡道:“安帥在說什么?我怎么一句都聽不懂!”
“你聽得懂的,你比誰都明白。”
安祿山嘆了一口氣,誠懇地說道:“阿布思將軍,我們是幾十年的老交情了,我安祿山從來都是念舊之人,老朋友有難,我從來都不會袖手旁觀,我不妨實話告訴你吧!董延光是我殺的。”
“什么!”阿布思被驚呆了,他結結巴巴道:“安帥,你不是和我的開玩笑吧!”
“我是開玩笑的人嗎?”
安祿山向兩邊一瞥,低聲道:“老朋友,我知道你處境艱難,唐廷對你并不信任,這次兵部把你召進京,實際上就是要和你對質董延光抗命一事,我有兵部中有朋友,哥舒翰已經秘密寫了一份奏折把你賣了,所以我才出手助你。”
說到這,安祿山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老朋友啊!只有在關鍵時候,才能看出誰是你真正的朋友,你自己想想吧!”
安祿山走了,阿布思心中亂作一團,他萬萬沒有想到是安祿山干掉了董延光,安祿山和董延光素無瓜葛,他知道安祿山說的是實話,就是為了替他脫罪而干掉董延光,擔了一個風險,現在他欠了安祿山一個大人情,按照他們突厥人的習慣,受人滴水之恩,必須涌泉相報。
........
楊釗今天的心情也非常欣爽,他昨天被封為了劍南節度使,正式成為了大唐封疆大吏中的一員,雖然還有一點點遺憾,他的節度使之職不是在今天大朝上冊封,讓他少了很多風光,不過他還是心滿意足了,用他幕僚令狐飛的話說,當上了劍南節度使,便使他手中有了后備支持、有了底氣,為他將來入相踏上了最堅實的一步。
楊釗剛進丹鳳門,便被他的族兄、司農寺卿楊锜攔住了,楊釗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在董延光一事上,他踩了另一個族兄楊铦一腳,由于董延光之死使楊铦被罷免了官職,這個后果他沒有想到,現在楊锜來找他問罪,他不知該怎么回答。
“老三,今天下朝后到我府里去一趟。”
雖然楊釗已被封為劍南節度使,但楊锜依然沒有太把他放在心上,在楊家宗族中,楊锜是族中老大,京城五楊,便以他為首,他本人也很牛氣,不僅官拜司農寺卿,而且他還娶了李隆基與武惠妃之女太華公主為妻,這里面有點滑稽,他是楊玉環的從兄,卻娶了妹夫的女兒,歷史上更為滑稽的是,楊釗次子楊朏之妻也是李隆基之女萬春公主,楊朏被安祿山殺后,他的老婆萬春公主成了寡婦,不久便被同樣死了妻子的叔叔楊锜所娶。
唐朝的這種笑話還有不少,著名的李隆基娶兒媳婦就不說了,比如前刑部尚書韋堅的姐姐嫁給了李隆基的弟弟薛王李業,為薛王妃,而韋堅的妹妹卻嫁給了李隆基的兒子李亨,為太子妃。
扯遠了,先轉回來,楊锜雖然表情不悅,但對楊釗的語氣還好,是一種商量的語氣,楊釗見楊锜并沒有發難自己,他心中忽然有一絲明悟,難道是圣上替他掩蓋了他踩楊铦之事?
一定是這樣,圣上既然在抓到證據的情況下還封他為劍南節度使,那同樣也不希望楊家內部生亂,想通這一點,楊釗便笑道:“可是為了二哥一事?”
楊锜點了點頭,“無論如何,我們楊家決不能讓二弟的官職白白被罷免!”
就在這時,含元殿上渾厚的鐘聲響了,一名殿中監官員走出來高聲宣道:“卯時一刻已到,升朝!”
丹鳳廣場上的數千官員紛紛整理衣冠,按品階高低排成長長的兩列隊伍,和平時一樣,最前面兩人依舊是右相李林甫和左相陳希烈,今天的主角哥舒翰則在左相陳希烈之后,他躊躇滿志地踏上了龍尾道,向氣勢恢弘的含元殿走去。
兩隊長長的官員隊伍走進了含元殿內,各自歸位,李林甫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卻見太子李亨已經先一步在位了,李林甫笑著向他點點頭,幾個月前他主動將中書省下發的敕令抄錄一份給了李亨,這就是他對李亨的一種示好了,盡管二人仇深似海,但李林甫的主動示好,使李亨也暗暗松了口氣,幾年來,他被李林甫煎迫得幾乎要死去,雖然不知李林甫主動示好的目的何在,但至少讓他的處境稍稍改善了一點,讓他了解到了每天大唐發生的大小瑣碎事,僅憑這一點,李亨也愿意緩和他們之間的仇恨。
他微微點頭,算是對李林甫的一種回應,李林甫迅速瞥了一眼坐在中間的楊釗,他心中暗暗冷笑了一聲,是到該下種的時候了。
“皇帝陛下駕到!”
殿外響起了殿中少監的一聲高喝,含元殿上霎時間安靜下來,官員們紛紛站起身,大殿里靜悄悄的。
一聲鐘響,四十名宦官分兩列進入,緊接著是近百名御前帶刀侍衛魚貫而入,腰挎銀裝儀刀,手執玉錘金戈,分列玉階兩邊,最后是十六名宮娥,手握宮扇、羅蓋,簇擁著身穿繡龍大裘、頭戴天子袞冕的大唐天子李隆基走進大殿。
李隆基在龍位上坐定,他昂首挺胸,掃了殿中一眼,眾臣一齊躬身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整齊而響亮,李隆基點點頭,一擺手,“眾愛卿平身!”
“陛下有旨,百官歸位!”
“謝陛下!”百官紛紛返回自己的隊列,各位高官也坐了下來。
這時,當值的殿中少監鄭倫明在丹陛前,展開議程表高聲讀道:“今曰大朝,僅表彰隴右之戰功臣,其他軍國之事暫不商議,現朝會開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镇平县|
广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庆市|
贵溪市|
怀远县|
赤水市|
濉溪县|
来宾市|
安溪县|
彰化市|
保定市|
随州市|
白城市|
南木林县|
襄城县|
阿克陶县|
临泽县|
潞城市|
苏尼特左旗|
延川县|
白朗县|
东阳市|
西林县|
陆良县|
洛阳市|
当雄县|
乌什县|
黄浦区|
闸北区|
永年县|
民和|
万州区|
略阳县|
尼木县|
汝阳县|
池州市|
滨海县|
博客|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