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奇緣續篇之《再會,斷橋》,情節起伏,意想不到,補足前世因果,歡迎繼續追月喲~ 本故事純屬虛構,角色劇情不涉歷史、無關地域及人物,切勿對號入座。 序言 浩浩山川,脈脈相連,雪打萬里江陵,冰封無垠荒河,擂鼓震得徹天響,黃旗折桿如山倒,歿在紅雨殘尸之中,熱血灑盡破敗城池,英雄揮劍,斷恥辱,存風骨,怎奈魂去遺恨留千古。 世宗駕崩,太子登基,龍袍加身,號宣宗。生母曹氏榮升太后,鳳儀金屏,無限榮耀。怎料父兄雙亡,孤兒寡母,朝中孤立無援,諸王覬覦,皇權岌岌可危。臨亂,金兵大勢攻取,因亂,邊關失守,駙馬被虜為質,命懸一線,剩余將領死守駐地,撐不久已。急報日夜兼程,直抵京都,新君召集群臣商策,拂覽朝堂,抬手點將,竟無驍勇可力挽狂瀾。 托孤宰相顧忠提出議和,先穩局勢為重。眾臣無異,推舉使臣傳達圣意:獻先皇四女安齡公主出使邊關,隨增黃金五百兩、珠寶、珍品、奇玩百余車下嫁金國世子完顏濟為妃,共享邊關日暉。三月后,得金王議書為和,兩軍休兵,公主大婚日釋放駙馬還朝。終于安撫人心,滿朝添喜多過憂慮,只待公主出嫁,又可恢復往日的太平盛世,即使表面,也算得過且過,新君無不如此,坐享一日,便是九五之尊,何況駕下卿臣,有權在握,誰不愿多得。 太后慎重,知金國野心磅礴,一心逐鹿中原,即使統一不得,暫為邦交,也可先助其子穩固權位,待日后羽翼豐滿,便不得而知了。故對此次和親細節毫不怠慢,親自取出珍藏多年的繡緞“彩鳳映月”賜予公主作陪嫁,以顯皇室榮威。世人只知嫦娥奔月,誰人見其身現于月上,不過是后人浮想罷了。“彩鳳映月”的珍貴之處就在于緞上鳳凰乃先祖皇后午夜夢回,見彩鳳追月,金光閃現,嘆為盛世美景,醒后照著夢境親手繡制,針法細膩,用了西域金絲加上稀有的夜光朱藍粉沫鑲嵌,在月色下,折射五彩光芒,傳形夜空,稍加舞動,猶如鳳鳥追月,映于華光,所以被視為國寶,代代相傳。 只是,先祖皇后繡完彩鳳便玉駕西歸了,錦緞尚未成形,多少刺繡高手也不敢擅動,怕走針壞了這國寶而喪命,便一直封存,未得善用。此時,太后也愁于此處,若能制成嫁衣,穿在公主身上,凸顯映月奇觀,取悅金王,早日換回駙馬,邦交長存,邊關無憂,也就不枉獻寶之舉,不負先帝重托。張榜幾日,尋不到能工巧匠前來一試,眼看婚期將至,太后憂慮過度病臥,新晉戶部侍郎孫茂良獻策,即刻藥到病除。 禮炮鳴響,煙花綻放,酒香肉肥,賓客齊坐,火把子燒得旺,照亮邊關大漠貧瘠的天,眾人振奮,少有的歡聲笑語迎著一頂花轎抬至正前方,完顏濟昂首闊步,掀開轎簾,龍鳳喜帕甩上了營帳,急切的手帶出新娘勢要攬入懷中,不料其順勢旋轉避開,絲質紅袍便在他的手中滑落,出人意料的舉動非但沒有惹惱他,反令他越發起了興致。剎那間,風吹得喜服飄逸,一只金鳳沖上云霄,映在皓月之上。擂鼓作響,新娘展開雙臂繞著完顏濟飛舞,臉上似笑非笑,珠鏈半遮的鳳冠下露出迷蒙的容顏,若即若離,只看得他神魂跌宕。而眾人則抬頭仰望,新娘背后的繡鳳隨著她的舞動而活靈活現,金光直射,投影在夜空上,時而繞月、時而追月、時而盤月,令人目不轉睛,嘆為觀止。 完顏濟志得意滿,數十年征戰閱歷無數,即使青龍在上也能氣定神閑。此時,卻也被這人鳥合一、魅影裊繞的奇觀震撼,微醉的臉上一對火紅的眸子時刻不離那隨風搖曳的身姿,喜悅與風光令他內心膨脹,竟不等舞停,一把將新娘橫腰抱起,狂妄聲響徹四方: “哈哈哈……好……好!這人間鳳凰是本王的了……”眾人歡呼,完顏濟更是得意,牢牢抱著新娘往洞房走去。 黑夜中,一行紅淚黯然墜落,凄楚的目光追隨著青衫白袍越拉越遠,即將親手了斷一切過往,前世 也好,今生也罷,早已注定了結局,便用盡余力在心底呼喚: “仕林……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