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遠處的墻角,潘磊、孫長興、羅高瞻和于仗義探頭探腦,四個大腦袋疊疊樂,擠眉弄眼地等待龍小川表白。 然而,看到兩人分道揚鑣的一幕,他們全都懊惱地狂拍大腿,不明白龍小川怎么在關鍵時刻慫了呢? 等到喻妍走遠,龍小川落寞轉身,他們才圍上去一通打聽。 龍小川苦笑:“你們吶,別瞎起哄了,她是縣里派下來的干部,早晚要回城里去的。” 眾人無言,只能收拾行李回雷寨準備兩天后的友誼賽。 兩個月前下山集訓時,他們都只背個雙肩包,如今打了一圈比賽下來,都換上了行李箱,可謂是收獲滿滿。 共贏路還沒有修通,六個人在羊腸小道上跋涉累得夠嗆,潘磊喘著粗氣表達了不解:“為什么不能在雨村再住幾天,等中秋節友誼賽打完了再回來?” 龍在淵給出了答案:“因為中秋節的比賽場地定在我們雷寨了,我們是東道主!” 這是喻妍力排眾議的安排,就如她之前在大會上提議的那樣,要通過政策傾斜讓貧困偏遠的村寨得到實惠,振興鄉村才是“村ba”舉辦的真正意義。 孫長興回頭看看這段崎嶇山路:“可是路這么難走,人家誰愿意來看比賽呢?我怕是他們連來打比賽的興趣都沒有呀!” 龍小川嘆了口氣想起了喻妍,想到她一直在竭盡全力地幫助雷寨,心懷感觸:“她也是沒辦法呀,時間緊迫……” 回到雷寨之后,龍在田聽說了這件事,嘬著煙袋鍋子琢磨了五分鐘:“小川啊,去通知你老潘叔、勝利叔到村委開會……” 半小時之后,雷寨人家家戶戶扛起了扁擔、鋤頭、鎬頭,推著獨輪車,跑到外面的山路工地上幫忙。 他們幫工人鋪上土工布,主動去做邊坡防護、清理工地上的渣土亂石,硬是花了兩天兩夜的時間從路基上修出了一條可以通車的半成品土路出來。 大家站在石門洞俯瞰通暢的大路,小川兩手磨出了血泡,潘磊肩膀腫得老高,孫長興累得直不起腰,龍小妹灰頭土臉沙啞了嗓子,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中秋節那天,雨村、后塢、花橋等三村兩寨的客人敲鑼打鼓吹蘆笙,肩挑糯米飯,手提雞鴨魚,趕著斗牛來雷寨做客。 與他們一起到來的還有預料之外的貴客,“村ba”全國大賽組委會的有關領導、米縣和雷鳴鎮的干部組團來調研了,要親身參與原汁原味的鄉球友誼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