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集訓名單早已醞釀出爐,但遲遲沒有對外發布。 原因很簡單,教練都沒有到位,這集訓又有何意義? 雷鳴鎮的籃球愛好者不少,但老一輩沒有球技能服眾的名宿,從鄉鎮外面請的教練又被鄰縣給截胡了。 喻妍拿到的名單上,教練一欄是空白,而她的名字則清晰無誤地填寫在領隊職務上。 能帶隊參加“村ba”本是一個值得高興的安排,但是她看完名單卻很憤怒。 “我贊成你們挑選精英搞集訓混合組隊,但還是希望保持雷寨籃球隊的完整性。我們球隊有12個運動員名額,還容不下潘磊、孫長興、羅高瞻三個人嗎?” 雷寨籃球隊是她一手扶持的,她比任何人都了解潘、孫、羅、于四人對參加“村ba”的渴望。 如今于仗義傷退三個月不能打球,雷寨的龍利生和諸位長輩都不能適應高水平賽事。 就算雷寨主力全上,仍然余出7個參賽名額,還不夠吸納各村精英嗎? 她就很不理解:“干嘛一定要搞平衡,給每個村寨都安排一個名額呢?一定要搞平衡,搞平均嗎?” 鄉鎮領導歪頭瞪眼:“有問題嗎?我覺得沒問題,這樣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精英,從來都只是一個模糊詞匯,沒有量化標準。 而凡是沒有量化標準的東西,往往就摻雜了許多個人喜好和主觀意愿,就會因為眾口難調而引發許多爭議。 只有每個村寨都有人參加縣大賽,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而且這樣做還會帶動全鎮所有村寨關注比賽,增強集體榮譽感…… 他說選拔出來的這些球員是要去省里爭名次的,別的鄉鎮選的都是又高又壯的,雷鳴鎮要是選潘磊、羅高瞻這種又胖又矮的奇葩上場,會顯得很不重視這項賽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