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人籃球打得好,是他的籃球啟蒙老師,過去幫助雷寨贏了不少榮譽,也算是雷鳴山三村兩寨里的明星人物。 只是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變故,幾年前突然離開了村子,音訊全無。 “唉,好幾年沒見了,也不知道他現在還打不打球。不過假如他在,今天的比賽肯定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龍小川列了個名單,盤算著明天該先去找誰談談。 小時候一起打籃球的玩伴早就分散到各地去了,在外省、外市生活工作的,讓人家回來打比賽肯定不現實,還是就近去雷鳴縣城找?guī)讉€人比較靠譜。 隔壁房間,龍在田同樣輾轉反側意難平。 白天籃球賽懸殊的比分固然給了他很大的打擊,但真正讓他和老伙計們難過和氣餒的,是村莊經濟發(fā)展被遠遠甩開的現實。 雨村和雷寨是世仇。 兩村矛盾恩怨能追溯到明朝那會兒,因為干旱搶水、爭奪良田村界之類的事情鬧出過人命,曾經每隔十幾年兩村就要爆發(fā)一次大規(guī)模的聚眾械斗,代代為敵。 新時代提倡團結穩(wěn)定融合,鄉(xiāng)政府為了緩和各村關系,每年都借年節(jié)慶典組織斗牛、賽馬、吹蘆笙、討花帶、打籃球之類的交流活動,順便開展普法教育,幾乎沒再出現惡性事件。 不過私下里兩村的矛盾可并沒有完全消解,賽場上總是對抗激烈難分高下。 直到最近幾年,雨村通了旅游公路之后,忽然就發(fā)達起來,涌現出了一批土特產店鋪、景觀民宿和農家樂。 村里有了錢,翻修了籃球場,承接米鄉(xiāng)和雷鳴縣的籃球賽事活動;村民又借著“村ba”的風口賺了不少錢,家家戶戶蓋新房;有的年輕人甚至開上了小汽車。 反觀雷寨這邊,仍舊窩在半山腰,守著百畝貧瘠的梯田和水塘過成了貧困村,年輕人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打工謀生已十分不易,誰還會為了一場籃球賽專門跑回來? 他忍不住喟嘆惋惜:“唉唉唉,雷寨人散了,心也慢慢散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