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澤所言的這一套制度,在主世界廣泛使用流傳。 在保證生產效率這方面,確實是有著極強的實用性。 李和三個官員,聽完林澤這一套制度,在腦海里思索了片刻,頓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這不就是獎勵和懲罰并行的御人之道嗎? 作為官員的他們平時將這一套運用隨心,只不過人都是這樣的,明明核心一樣的東西但是換了個表現方法就完全想不到了。 但只要有人點撥迷霧,他們就能很快的明白過來。 “若是定死薪酬,那挖多挖少與己無關,這些礦工自然會懈怠。” “而挖的越多,薪酬越多,干起活來自然賣力,甚至是超過兩千斤的產量,每天挖出更多的煤。” “不過子毅你這套規矩,還是需要嚴格執行下去才行,若是執行的不公,怕是會起到反效果,想要記錄這些礦工的產量,需要不少懂算學識字的人。” 品味了片刻,李和開口道。 “這就需要伯父幫忙了,我聽聞縣學之中不少寒門學子平日里生計困難,只偶爾接些抄寫的活計維生,我這礦上正好可以提供不少的工作崗位,讓他們在讀書之余維持生計。” 林澤笑著道。 大周皇朝的讀書人們,一般是在私塾之中蒙學。 學習到一定的水平,參加了縣試以后就可以成為秀才,進入縣學之中讀書。 而實際上,秀才是不在縣學之中讀書的,只是掛個名字領俸祿自己讀書罷了。 鑒于這種情況,本朝的縣學之中就添加了蒙學的存在,有不少的童生在這里正式就讀,為考取秀才做準備。 林澤要找李和要的人,就是那些老童生,亦或者考上秀才就已經拼盡全力的讀書人。 這些人或許沒辦法考中舉人高中進士,但是來林澤這煤礦里給礦工們記記賬還是能夠勝任的。 “沒問題,回去我就去給教諭說一聲,讓有意尋一份差事謀生的讀書人來子毅你這里。” 李和點頭答應。 “時間已經不早了,明日我這邊就要開始忙碌起來了,眼下還有一些事情需要收尾。” “幾位大人若是有事,可以先行離開,改日有空再來這里看看進度就行。” 聊到這里,就已經差不多了,林澤看了一眼天色。 現在出發,還能趕在天黑前回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