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安和縣一事。 應栗栗決定帶一隊人,微服私訪。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 她不能讓無數將士們流血犧牲打下來的江山,會在這些貪官污吏的手中。 那些人的血,不能白流。 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當真是嚇一跳。 所過之處,三處地方至少有一處,是烏煙瘴氣的。 一樁樁地方貪官污吏的奏章送到京都。 容清璋在朝堂上直接發了脾氣。 “孤說過,想要錢財,就去經商,莫要跑到朝堂來。” “大昭新律,給了天下百姓最好的經商環境,一個個的卻仍舊想著既要權利,又要錢財,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吏部是做什么吃的,巡檢御史巡視天下各州府,便是拿著這樣的奏章來蒙騙孤?” “韓愈!” 他高聲喝道。 “臣在!”韓愈上前。 “讓禁軍給孤查,他們到底是收了多少好處,以至于讓孤的子民,被這群混賬如此欺壓,卻令他們無動于衷。” “一旦查到,嚴懲不貸,子孫三代不得入仕。” “是!”韓愈領命。 朝堂上,不少的老臣此時早已嚇破了膽。 但是一些入朝沒兩年的年輕官員卻沒有任何懼怕,他們目前還沒有被浸染。 關鍵也是容清璋肯給他們機會。 只要能力足夠,沒有真正的人才被埋沒。 景昭元年的那些第一屆科舉的年輕官員,已經結束了六年的外任歷練,被調回京都。 如今都在朝中擔任重要官職。 反倒是一些坐在官位幾十年的老臣,因這兩年容清璋的好脾氣而失了分寸。 時隔多年,京都再次掀起了腥風血雨。 一批貪官污吏被斬首。 官位最高的為二品,低的有六七品。 地牢關押著,高達近百人。 他們的子嗣,皆喪失了三代入仕的資格。 恰逢這日,應栗栗回到京都,看到了這一幕。 “臣參見皇后娘娘。” 監斬官看到應栗栗,趕忙上前見禮。 圍觀的百姓亦然。 應栗栗眉眼掃過即將被斬首的眾人。 道:“可經刑部核查,是否有冤屈者?” “回娘娘,在場死囚犯,經刑部、大理寺與都察院三司會審,絕無冤家錯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