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年月,人們最怕的就是拋家舍業,客死他鄉,死后成為孤魂野鬼。 別說現在,就是再過幾十年,人們遇到這樣的事,心里一樣不得勁。 而原時空里,婁振濤就是因為倉惶逃去港島,狼狽如喪家之犬,逃去港島沒多久就郁郁而死。 如今肯定不同了。 李源對婁曉娥道:“今晚你和三姐還有兒子就住這邊吧,我去四合院處理些事。許大茂和趙金月應該也快離了,和咱們的消息一起放出去,就不會顯得咱倆這么刻意。” 婁曉娥吃驚道:“他倆要離婚了?” 婁秀下意識道:“他倆離婚,不會是你……” 李源無語的看向她,婁秀俏臉一紅,辯解道:“誰讓你平時總做這樣的事?” 李源叫屈道:“天地良心,我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厚道老實人!” 婁家一大家子都哈哈大笑起來。 “……” 李源扯了扯嘴角,自嘲一笑道:“真不是我,是因為許大茂一直在外面亂搞,結果弄垮了身體,生不出孩子來,趙金月才鬧著跟他離婚的。當然,我也在其中加了把火。但這不能怪我,是許大茂一直記恨我沒把他給治好,又想在背后害我,我才出手的。也是湊巧了,要是獨我一個被媳婦鬧離婚,人家還會懷疑可能是故意安排的。現在兩人一起,就沒那么惹人注意了。” 婁秀苦笑道:“也不知為什么,老百姓的日子過成了這樣,膽戰心驚,只想安穩的過日子都難……” 李源輕聲道:“會好的,一定會好的。” …… 李源回到四合院時,整個大院正在熱鬧中。 街道都來人了,主任王亞梅親自帶人送來了表彰大紅花! 傻柱強拉著臉上跟死了爹媽似的許大茂,給他掛在了脖子上。 許福貴兩口子也來了,甚至幾乎從未在四合院里露過臉的許大茂妹妹許月玲也來了。 倒是趙金月沒出現…… 一家人的臉上,明明跟死灰一樣,卻還要被迫強裝出笑臉來。 不敢不笑啊…… 看到李源回來,傻柱興奮的揮舞著手臂吆喝道:“源子,快來快來欸,咱們四合院出大風頭了,瞧瞧咱們大茂兄弟,今兒成大名人了嘿!三天后,就要去大三線放電影去啦!” 然而李源卻一直沒有抬頭,看也不往那邊看一眼,臉色罕見陰沉,一臉的落寞哀傷,步履沉重的回到了西廂,打開門后進入,又反手將門關上。 這還是他住進四合院里的頭一回,他甚至都沒看見王亞梅…… 王亞梅一看就知道出事了,快步走到李源門口敲門道:“源子,開門。” 王亞梅一看就知道出事了,快步走到李源門口敲門道:“源子,開門。” 過了稍許,李源才打開了門,看著王亞梅強笑道:“王姨,您也來了?剛沒看見……” 王亞梅打量了兩眼后,皺眉道:“這是怎么了?” 李源沒吭聲,但不缺發言人。 賈張氏快活的很,不掩歡樂道:“鬧離婚呢!他媳婦兒嫌他不掙錢養孩子,老往外面撒錢。為了給一個打仗老頭兒請客下館子,手表都賣了。源子也是,自家孩子不管,對外人倒是大方。” 王亞梅嚇了一跳,急道:“鬧離婚?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沒聽說……曉娥呢?是不是在婁家,我去勸勸她!” 李源搖頭道:“來不及了,已經離了。王姨,我不怪曉娥,是我不好,我不是一個好丈夫,更不是一個好爸爸。是我愧對他們,是我……” 看著眼睛泛紅,最后眼角甚至滴下兩滴淚水的李源,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這樣的李源,大家還是頭一回見。 許家爺倆都擰起眉頭來,那封告白信,他們爺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源。 無他,這么損又這么毒的招數,一般人真想不出來。 想出來,也寫不出來,必須得有一定水平的人來寫。 思來想去,除了李源找不到別人。 可現在看看,李源自己都弄的焦頭爛額,怎么可能還有心思去陷害他們? 正這時,一直沒出現的趙金月這時候現身了,不僅是她一個,還帶著她爸爸,她大伯,她二大伯,她四叔,以及幾個舅舅,和一班堂兄弟、表兄弟…… 一大群人氣勢洶洶,來者不善的樣子。 許大茂都顧不得心如死灰了,害怕的往后退了兩步,又被傻柱往前推了三步…… 王亞梅正處于驚怒中,此刻見來了這么多不是南鑼鼓巷街道的人,厲聲喝道:“哪來的?哪個單位的,聚集那么多人想干什么?” 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上前忙客氣道:“領導您好,我是趙金月的父親。今兒來啊,就是想解決我女兒和許大茂離婚的事。” 王亞梅這會兒最聽不得離婚倆字,她是真喜歡李源,原本就看不上婁家,沒想到婁家居然能干出這樣的事來,眼下又被這兩字刺激,她冷笑道:“離婚?離什么婚?許大茂現在是典型人物,今年的勞模指定有他一個。這個時候離婚,是怕吃苦,不愿去三線?” 這個帽子趙家人可不敢戴,不然從上到下都落不著好,說不定還得全家去三線。 按理說,三年的災害過去后,糧食年年增產,又能從外進口,老百姓的日子本該寬松起來才對,可為什么還一直這么困難?甚至困難到八十年代。 因為國家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時期,展開了舉世無雙的大三線工程建設。 這個當下被無數外國乃至很大一部分國內知識分子嚴重詬病的工程,毫不夸張的說,惠及了國人千秋萬代! 也只有老人家在的時候,才有這樣的魄力以舉國之力干成這樣的大事。 很簡單,當下東北和盛海的工業,占據國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東北有老毛子威脅,盛海是沿海城市,有老美在威脅。 一旦重工業基地被摧毀,那中國一夜之間將會重墜深淵。 今年是兩霸聯手封殺敵對中國的一年,老人家為了國家命運不至于讓人直接斬斷,大手一揮,將大量事關國家、民族命運的重工業,分散開來遷往內陸城市,隱藏于高山峻嶺之間。 這一項曠世工程,哪怕李源穿越前,國家都一直受益無窮。 即便沿海都被打爛了,西南圈子依舊有完整的工業基礎,以及核工業基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