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婁曉娥哈哈大笑起來,快活的去洗漱了。 她昨晚上發現李源不在屋里,開始沒在意,以為去上廁所了,可睡了一覺忽然醒來,雖不知道時間,但她覺得已經過去很久了,可丈夫還沒回來。 那一刻,婁曉娥都能聽到自己的心在砰砰跳,但手腳有些發麻。 下意識的,她穿好衣服,往西廂悄步走去,輕輕推了推門,沒推開,又聽了一陣,靜悄悄的。 她心下斷定,李源不在屋里。 自家男人自己知道,真要在屋里,自己姐姐肯定不會這么安靜…… 那去哪了? 心情并沒有好幾分,反而更低落了。 心里惦記了半宿,后來才迷迷糊糊睡著了。 這會兒知道是誤會,婁曉娥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她太愛李源了,實在舍不得和人分享,盡管她從小生活的環境里,一直都有姨太太這樣的人存在。 雖然偶爾自己心里也會想,干脆讓姐姐和她一起……但也只是偶爾。 人性都是自私的,怎么可能愿意將最愛的愛人分享出去…… 除非有一天實在受不起了,家里有頭牲口的苦惱,家人們誰懂啊啊啊…… …… “好吃不好吃?” “好起!” “還吃不吃了?” “拜起了!起飽了,下去玩!” 李源看兒子呼嚕一碗湯圓后,高興的逗兒子說笑了會兒。 等李幸抱著皮球在旁邊玩起來后,婁秀對李源道:“你快吃吧,一會兒涼了。” 李源點點頭,接過一碗湯圓,三兩口吃完,他問婁曉娥、婁秀道:“你們知道湯圓和元宵的區別嗎?” 婁曉娥都懵了:“還有區別?” 婁秀抿嘴笑道:“這個典故我倒知道。袁世凱當了大總統后,還想當皇帝。那年元宵節,他正苦思冥想,該以什么借口來走出這一步,將國天下重新換成家天下,讓袁成為國姓。也是巧了,他的一位姨太太端了一碗元宵過來,叫他兩聲都沒聽見,便將元宵端他面前,笑說道,老爺老爺,該元宵了!” 學姨太太聲音的時候,婁秀學的……酥骨銷魂,聽的李源、婁曉娥二人目瞪口呆。 婁秀白了兩人一眼,繼續道:“袁世凱聞言卻是驚怒,‘啪’一下就是一耳光,因為落在他耳中,卻是袁氏該消了。隨后就下令,以后不準叫元宵了,改叫湯圓。后人還專門寫了首打油詩來嘲笑他: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李源哈哈大笑起來,婁曉娥都吃醋了,道:“姐姐,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我什么也不懂……” 李源笑瞇瞇道:“我不是也不知道嘛,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雅事,家里有人知道就行。勞你們去洗碗帶孩子,我去單位應個卯。” …… 后帽胡同,萬家。 萬夫人這兩年一下老了十歲不止,她本是繼室,解放后,萬德海把眾多姨太太都送走了,唯獨留下最漂亮的一位。 可眼下看著,也如同五六十的老嫗了。 原因無他,她生的兒子萬小年,客死他鄉了。 萬夫人一心記恨婁家,認為不是婁家心狠,非要把萬小年逼出四九城,那么萬小年就不會慘死。 這兩年多,也是她不斷吹著枕頭風,讓萬德海替兒子報仇。 今年萬德海這么積極上躥下跳,也是被王夫人給念叨的上了頭。 今天,原本是萬德海前去相關部門報道,共商經濟大業的日子,王夫人難得心慈手軟,昨夜沒和他睡一屋里繼續嗡嗡嗡的念叨。 今早等了好一會兒也沒見出來,便親自上門來叫。 心里好氣,這么大的事,也能睡過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