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施今墨啊,近代中醫神一樣的存在! 談別的都不易理解,這么說吧,起風之后,施今墨因為早年參加過同盟會,又在國黨內當過官,所以剛開始就被迫害。 但沒等如何,他就被最上面第一時間解救出來保護了起來。 在其高壽去世后,他的嫡傳弟子李輔仁就接了他的班,成了中醫界泰斗式的國學大醫。 一直到李源穿越前,都是最上面的首席保健專家,也是專家組里唯一的一位中醫專家。 這樣的人物,李源這種中醫界的小臘雞自然無緣拜會。 沒想到,如今倒是能見到施今墨這樣的傳奇大醫。 推開會議室門,就發現里面坐滿了人,好在李源發現趙葉紅身旁還有一個空座,看來是專門為他留的。 貓著腰進去后,趙葉紅只看了他一眼,就把目光重新投入講臺上。 李源小聲叫了聲“師父”后,就趕緊正襟危坐,看著講臺上戴著眼鏡慈眉善目的施今墨施老,心情隱隱激動。 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施老此刻說的并非醫案…… “中醫和西醫,鬧了好幾場了,有些勢同水火的跡象。尤其是上面相關部門,非但不平息,還拉偏架。我給偉人寫信,說了這件事。偉人就把負責人叫去批評了頓,責怪他們說,現在的醫療是為權貴服務的,真正的百姓,尤其是廣大的農村群眾,根本享受不到,這能叫人民的醫院么?為什么非要責難中醫?中草藥能治病,不好嗎?” “中西醫之間因為互不了解,矛盾很多。農民進大盛海,不知道城里走路是有交通規則的,是要看紅綠燈的,這能怪農民愚蠢嗎?城市里大院長大的孩子,去了鄉下,很多是分不清韭菜和麥苗的,這能怪他無知嗎?虛心一些,去的地方越多,讀的書越多,這種淺薄自然就會越來越少。” “中醫和西醫,就好比農民和城里人,要加深相互了解。遇到病人,看法不一樣很正常,但要本著求同存異的心,不要帶有偏見。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己的淺薄。我現在就越來越多的用到西醫的設備輔助診斷,很有效果啊!當然,我還是不夠謙虛,因為我認為西醫在治療方法上不如中醫多樣有效。” “好多人夸我是當今第一名醫,我都覺得這是個天大的玩笑。我自己就絕不會這樣認為,因為比我強的人太多。譬如盛海的丁甘仁,當初我看了下丁甘仁的醫案,一下就覺得這人很不一般。為了向他學習,我扮成病人去盛海找他。我仔細觀察丁甘仁的診病過程,很得啟發,我認為他的理、法、方、藥都已臻至大成,比我強!所以后來我給學生上課,用的都是丁甘仁的醫案。” “學中醫啊,一定要謙遜,才能吸收眾家之長。切記,不可執一方以論病,不可執一藥以論方,不可循一家之好而有失,不可肆一派之專而致誤,其有厭學圖便者,只敦用少數之成方、單方以統治萬病,此類非中醫正統!” 畢竟將近八十歲的老人了,說完這么多,精力已經有些不濟,他的弟子李輔仁想要攙扶他離開休息,卻被他婉拒。 施今墨看著臺下,忽然問道:“我聽正華說,你們軋鋼廠的醫院,有一個小朋友,叫李源,是中醫奇才。廣開方便之門,為街坊四鄰看病。雖收二斤白面,卻也都捐給孤寡老人和烈屬了。年紀輕輕,上燒得山火,下泄得天涼,修為不俗。能讓我見見這位小友么?” 李源嚇了一跳,兩輩子加一起,都沒在這種場合里被點名。 趙葉紅也激動了,趕緊推了他一下,李源忙站了起來,鞠躬見禮后說道:“施老,您要不點我的名,我指定不敢站起來。我得解釋一下,廖老跟我只有一面之緣,所以對我了解不深,也許誤聽了什么謠言。但我必須鄭重聲明,我真不是什么中醫奇才,學徒剛轉正一年。” 看著李源豎起的一根手指,和一臉無辜的表情,本來嚴肅的會議室內,登時響起一片笑聲。 原本大家對什么奇才之名,還抱著審視的目光,有不少猜疑、嫉妒,這會兒也都付諸一笑中了…… 只有趙葉紅面無表情,對這個孽徒敢在這樣的場合里胡亂玩笑,心里冒火。 這可是施今墨,他口中說出一句“奇才”,能直接讓李源在國內中醫行當里聲名大噪!! 偏偏,這個王八羔子又自己給堵了回去! 只是不想,施今墨聽聞這番話后,眼中更是多出了不少激賞,對一旁的廖正華道:“正華,這孩子確實不錯。” 淡泊名利四個字落在紙面上輕飄飄,但古往今來能做到的,鳳毛麟角! 非真正淡泊名利者,又怎么會推辭這樣的名頭? 只是廖正華卻和趙葉紅差不多,都在生悶氣。 他也是愛才之人,打聽了不少李源四處拜師的事,本想做回好事,才舍下老臉,仗著當年和施今墨同門之誼,請他出面給李源捧個場,也好打消這孩子轉投西醫之心。 誰曾想,這孩子居然…… 不爭氣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