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章新生1-《穿越南宋當皇帝》


    第(2/3)頁

    “為國為民,犧牲奉獻!”

    “為國為民,犧牲奉獻!”

    校場上,學員們震耳欲聾的怒吼聲跟著響起。

    為國為民,犧牲奉獻,這是講武堂的校訓,學員們進入講武堂第一刻就已經知道。

    趙竑走了下來,從學員們的隊列前徐徐走過,碰到抬頭挺胸的悍勇者,拍拍肩膀以示鼓勵。

    當然,不忘了殷殷叮囑。

    這可是這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余玠,意氣豪雄,有大才,在太學時朕就聽過你的大名。但放蕩不羈,喜大言。好自為之,朕對你期望很高。”

    在隊列前排的余玠面前停下,趙竑的目光中,都是希望。

    “學生謹記陛下教誨!”

    余玠微微有些尷尬,趕緊抱拳一禮,鄭重異常。

    余玠,南宋名將,富韜略,通兵法。

    淳祐二年,余玠出守四川,到任后革除弊政,遴選招賢納士,大興屯田,整頓軍紀,使軍勢大振。針對蒙古騎兵善奔突的特點,余玠采筑城守蜀之策,沿嘉陵江、涪江和長江兩岸山隘、要道,筑大獲、釣魚、云頂等十余城,依山為壘,據險設防,廣儲糧、興武備,形成以重慶為中心的堡寨防御體系。屢次擊退蒙古大軍對四川的進攻。

    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下喪命,從而改變了世界形勢,這都是余玠的功勞。

    寶祐元年,宋理宗聽信讒言,以金牌密令召其還朝。余玠知有變故,憤懣成疾。同年七月,余玠在四川暴卒,享年五十六歲。余玠死后,宋理宗削去余玠一切官職,并迫害其家屬和親信。

    余玠之子余如孫,取“當如孫仲謀”之義,后改名余師忠,歷大理寺丞,后為宰相賈似道所殺。

    余玠,堂堂的大宋兩大“軍神”之一,暴死于大宋皇帝和文臣之手,家破人亡,大宋焉能長存?

    “呂文德,少年英雄,書生意氣。人生五宗罪,傲慢、嫉妒、暴怒、貪婪、色欲。你可要記住了,切不可犯!”

    面對少年的呂文德,趙竑板起臉,一本正經叮囑道。

    七宗罪里的“暴食”和“懶惰”,被他選擇性地放棄了。

    講武堂的學員,堂堂的大宋軍人,何來懶惰和暴食一說?

    “學生謹遵校長教誨!”

    呂文德滿臉通紅,抱拳行禮。

    呂文德,南宋末名將。以抗擊蒙古起家,轉戰江淮、荊湖、四川各地前線達    30多年,多次擊退蒙軍。呂文德任人唯親,并與權臣賈似道勾結,擁兵自重。南宋朝廷對呂文德極為倚重,不僅讓他建節兩鎮,還封他為衛國公。1269年,呂文德病死,謚號“武忠”。

    呂文德可謂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他為人詬病的是他大量起用族人和同鄉,形成龐大的軍事集團,甚至有將家族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的嫌疑。

    用人用其長,呂文德的這些缺陷,就需要金陵講武堂的教誨,以及朝廷的及時敲打了。

    “曹友聞,文武雙全,忠義無雙,渾身是膽,可堪大任。努力吧。”

    對曹友聞的評價,顯然又比余玠和呂文德高了一些。

    曹友聞,南宋名將,宋初名將曹彬十二世孫,以忠義聞名。端平三年,與蒙古大軍大戰于蜀口大安軍,與弟曹友萬俱戰死。

    歷史上的進士,妥妥的讀書人,卻來報考金陵講武堂,憂國憂民之心盡顯。在蜀中平原上,曹友聞與素稱“騎射無敵”的蒙古軍野戰交鋒十余役,幾乎毫無敗績,放眼當時,難有匹敵之人。

    曹友聞兄弟二人,倒是不用他操心,放心大膽使用就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广南县| 泽普县| 确山县| 彰武县| 平罗县| 梧州市| 石楼县| 钟山县| 泽州县| 洪泽县| 息烽县| 新民市| 正阳县| 南雄市| 金塔县| 房产| 庆元县| 韶山市| 贵阳市| 宁南县| 武城县| 灵宝市| 合山市| 栾川县| 台中县| 体育| 灵川县| 商水县| 盖州市| 定边县| 金沙县| 阳东县| 沂源县| 太仓市| 乌拉特前旗| 江源县| 巴楚县| 昆山市| 安龙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