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實務-《穿越南宋當皇帝》
第(1/3)頁
幾輛大車拉的滿滿當當,在士兵押車,官員的引導之下,向著東側庫房的方向駛去。
“停一下!車上裝的什么?”
魏了翁眉頭一皺,大聲問道。
“魏公,車上裝的是講武堂的教材。剛剛印好,要拉去庫房。”
“教材?”
魏了翁心頭一動,大步走了過去。
“拿幾本我看看!”
說起來,作為金陵講武堂的副校長,他還沒有看過教材,平時也是田義和李唐,以及學士院的學士們負責。
隨車官員指揮著車夫們搬下幾框書籍,魏了翁拿起一本在手,卻是一本地理書籍。魏了翁打開,第一章就是中國地理,草圖清晰,黃河長江歷歷在目,看樣子刊印質量不錯。
魏了翁打起精神看了下去。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陸地面積達上千萬平方公里(注:一公里等于兩里,標準距離一千米)。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超過 5000公里,大陸海岸線長達兩萬多公里,降水氣候多變……”
原來中國幅員如此遼闊。
魏了翁點了點頭,猛然發現有些不對,趕緊仔細觀看。
橫排、由左向右,增加了標點符號。
中國古代就有標點符號,但是不常用,也不規范。在文章典籍中,大多不用標點符號。這些文章使用標點符號,而且如此正規,似乎少去了識文斷字的煩惱。
但古籍文章都是豎排,由右到左,和教材上的橫排、由左向右大相徑庭。
“那一本是……國文書?”
接過官員遞過來的國文書,魏了翁打開,果然和地理書一樣,都是橫排、由左向右。他翻到一頁,果然上面有標點符號的介紹:
“標點符號,書面上用于標明句讀和語氣的符號。標點符號包括標號和點號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魏了翁心頭巨震,繼續看下去。
“點號: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
標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書名號(《》…………”
魏了翁放下國文書,暗暗驚嘆。
皇帝文章獨步海內,就連這識文斷字上,也是當仁不讓。
這些標點符號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讓讀者更好理解和記憶。一經問世,用不了多久,就會風靡天下,也會掀起一場書文的變革。
“魏公,這標點符號不錯,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就連學士院的那些學士們都是贊不絕口。更妙的是,陛下在數學教材中使用了阿拉伯數字和字母,別提多方便了!”
大宋學士院掌制、誥、赦、敕、國書及宮禁所用之文詞,都是文詞大家。此次編撰講武堂的教材,他們潤色,添加標點符號,出了不少。
不過,作為歷史、地理、火器、隊列,包括數學等的實際編撰者,皇帝才是居功至偉。
“數學?拿一本我看看!”
魏了翁立刻起了興趣。
“阿拉伯數字:1、2、3、4、5、6……,250就是兩百五十,1314520就是一百三十一萬四千五百二十……
常見的數學符號包括:加號“+”,減號“-”,乘號“x”,除號“÷”,等于號“=”,約等于號“≈”,小于等于號“≤”……;
a、b、c表示常數;比如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b分別表示直角……;
x、y、z表示變量;比如長方形面積864平方米,寬比長少12米,求長時可以設長x米,列式x*(x-12)=864…………”
魏了翁合上書,滿頭大汗。他呆了片刻,放回書,擺擺手,車夫們放好書筐,趕著馬車離開。
“魏公,你怎么了?”
魏了翁恍恍惚惚,汗水直流,張忠恕在一旁輕聲叫道,魏了翁如夢初醒,這才醒過神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西林县|
巴楚县|
汕尾市|
汝南县|
乌兰察布市|
肇东市|
西贡区|
禹州市|
武清区|
耒阳市|
逊克县|
宝兴县|
鹰潭市|
洛川县|
北宁市|
镇坪县|
罗山县|
平山县|
平邑县|
海口市|
河间市|
分宜县|
眉山市|
武乡县|
孝昌县|
格尔木市|
正阳县|
红河县|
甘泉县|
西平县|
德兴市|
应城市|
镇平县|
绍兴县|
星子县|
新乐市|
荔波县|
石门县|
娄底市|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