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首朝1-《穿越南宋當(dāng)皇帝》
第(1/3)頁
大宋興慶元年,正月初十,臨安城、皇宮、大內(nèi),垂拱殿。
元夕節(jié)將至,還在先帝葬禮期間,但皇帝上朝,卻是符合情理,也合乎朝廷禮制。
說起來,這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上朝,眾臣都是有些期待。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卻是新臣老臣一瓶裝,有些新舊混雜的味道。
宰相薛極,原參知政事、吏部尚書。代替原宰相史彌遠。
樞密使、參知政事宣繒,原參知政事、兵部尚書。代替原樞密使史彌遠。
參知政事、工部尚書胡榘,沒變。
參知政事真德秀,原戶部尚書。
御史中丞陳端,代替原御史中丞梁成大。
參知政事們和御史中丞,幾位朝廷重臣,半新不舊,但史彌遠獨夫當(dāng)權(quán)的局面,卻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了。
“陛下到!”
內(nèi)侍的聲音響起,眾臣都是精神一振。
趙竑進了大殿,徐徐邁步向前。滿殿大臣,包括宰相、參知政事、王公、侍郎學(xué)士、御史等等,所有的官員都是睜大了眼睛。
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lǐng)、通天冠、黑舄。這種僅次于冕服的朝服,一般大宋皇帝只有在大朝會、大冊等重大典禮時才穿著。此刻皇帝沒有穿官服,而選擇這樣穿著正式,是為了彰顯他第一次朝會時他的尊嚴嗎?
而更讓群臣驚訝的是,皇帝腰束的金玉大帶上,掛著一把長達四尺的長劍,配上皇帝挺拔的身軀,大宋天子更顯剛猛,不怒自威。
好一個帝王之象!
眾臣驚訝的目光當(dāng)中,趙竑已經(jīng)上了御座,危襟正坐,不怒自威。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肅拜行禮,人人心中嘀咕。
年輕的新皇佩劍上朝,到底是什么意思?
“諸卿,今日朝會,朕下一道不成文的旨意,從今以后,從此刻開始,大宋天下臣民,不得稱朕為“官家”。眾卿沒有異議吧?”
趙竑目光灼灼,看向了滿殿群臣。
“謹遵陛下旨意。”
宰相薛極首先出班開口,殿中眾臣附和而言,并無一人反對。
皇帝早已有言在先,摒棄“官家”的稱呼,只是沒有下旨而已。皇帝自己的稱呼,只要不出格,群臣也沒有理由反對。
“朕這第二道旨意,就是在慶元府創(chuàng)立水師學(xué)堂,在金陵創(chuàng)立講武堂和金陵大學(xué)堂。諸卿沒有異議吧?”
趙竑向殿中群臣,很快拋出了自己的第二個議題。
創(chuàng)辦水師學(xué)堂、金陵講武堂和金陵大學(xué)堂,宰相和執(zhí)政大臣已經(jīng)通過,上朝堂,只不過是個過場。
“陛下圣明,謹遵陛下旨意。”
這一次,宰相薛極和幾位參知政事先后出班,贊成皇帝的旨意。
“陛下圣明,謹遵陛下旨意。”
殿中眾臣紛紛出聲,無一反對。
三大學(xué)堂相繼開張,朝廷勛貴子弟人人沾光,皇帝此舉,太過體貼人心。
“朕這第三道旨意,就是要成立大宋反貪司,澄清吏治,打擊貪腐。朕不管你們以前是否貪墨,收受賄賂,從今日起,凡有貪墨者,嚴懲不貸。至于如何懲處,自會在公文和報紙上呈現(xiàn)。”
趙竑的話語,讓殿中一片死寂,立時有言官走了出來,肅拜而奏:
“陛下,地方上自有安撫使、轉(zhuǎn)運使、通判、提點刑獄,朝堂自有御史臺。反貪之事,似乎沒有必要另置一司。否則,要地方刑獄何在,要我御史臺何在?”
趙竑定睛一看,原來是新任的御史中丞陳端常。
“朕成立反貪司,乃是因為我大宋吏治腐敗,貪墨成風(fēng)。再如此下去,我大宋危矣!”
趙竑溫聲軟語,陳端常繼續(xù)上奏,毫不妥協(xi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南投县|
陇川县|
绥中县|
海丰县|
利津县|
温泉县|
江华|
册亨县|
乐昌市|
海晏县|
湟中县|
巴青县|
宁城县|
襄垣县|
罗田县|
兴文县|
桃源县|
贵州省|
南溪县|
孝昌县|
铜鼓县|
怀宁县|
万安县|
海盐县|
锡林郭勒盟|
潮安县|
来凤县|
旺苍县|
玉林市|
淮阳县|
都安|
达孜县|
宁武县|
托里县|
建湖县|
兴文县|
和林格尔县|
永和县|
平潭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