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章 天下事-《穿越南宋當皇帝》


    第(2/3)頁

    近百年來,大宋君民日日北望,渴望收復失地,回到中原,就連皇宮也是“行在”,皇陵為“擇地攢殯,俟軍事寧,歸葬園陵”。

    皇宮、皇陵都是暫時的權宜之地,厲兵秣馬、以圖恢復,誰還敢反對?

    看來,創辦講武堂,才是皇帝要燒的第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看皇帝這興致勃勃的樣子,不會還有第四把火吧?

    拿起茶杯,輕輕喝了幾口,薛極才明白了這“坐而論道”的舒服。

    要是一直站著,估計這會已經是腰酸背痛,昏昏欲睡了。

    拿起一份份奏折,趙竑看了片刻,又把奏折一一合上、放好。

    先帝駕崩,新皇登基,恩蔭入仕的奏折接踵而來,有些是親屬門客,有些還是未成年,數量竟達數百人,著實讓趙竑心驚。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把大宋朝廷當成了什么,他們可以肆意攫取的后花園嗎?

    宋代“冗官”之害,恩蔭入仕就是罪魁禍首。恩蔭入仕的人數兩倍于科舉取士的人數,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包袱,也杜絕了社會精英的升遷之路,國家取才之路,被無情堵塞。

    士大夫人人都知道恩蔭入仕禍害極大,但都心安理得享受既得利益。歸根結底,還是人心皆私,人性的貪婪而已。

    就像北宋時的蔡京,一大群兒子孫子都是恩蔭入仕,滿門皆為朝廷官員。

    官員退休,兒子竟然可以恩蔭入仕,國家不亂,天理不容。

    “諸卿,說到斗鳥斗蛐蛐,以臨安城的權貴子弟居多。臨安城七品以上的官宦子弟,凡是有官身無所事事者,以及符合年齡者,都趕到金陵大學堂、大宋水師學堂和金陵講武堂去!整天吃喝嫖賭,臉都吃變了。就是一塊垃圾,也應該有垃圾的價值吧!”

    趙竑冷聲說了出來。

    反正領著國家的錢糧,反正要恩萌入仕,不如加以培養,看能不能培養一些人才,為國效力。也正好借這個機會,讓恩萌入仕,慢慢自然消亡。

    “陛下圣明!”

    群臣都是大喜,又是一拜。

    讓權貴子弟入仕為官,光此一舉,皇帝就盡得滿朝文武之心。

    至于“垃圾”一詞,恐怕就是“窩囊廢”、“沒用的東西”之類的意思吧。

    “陛下,那這年齡的大小是……”

    薛極欣喜異常,不厭其煩地問了起來。

    除了軍器所的薛坦,他還有兩個孫子閑在家里。皇帝圣旨一下,萬事大吉了。

    “臨安城的勛貴子弟,年齡從十二歲起,三十歲以下。愿意去講武堂的,朝廷也支持。那些不愿意去金陵學堂,也不愿意去講武堂的,朝廷也不勉強。”

    大宋水師學堂,學都要學三年,再加上實習,十七八歲,正是最好的年紀。

    趙竑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像后世的大學一樣,對金陵大學堂收費上學。

    “金陵大學堂,第一學年,暫定招收學員兩千人,按年齡和學識分為三年,每學年畢業700人,學雜費方面,你們幾個斟酌一下。只要學堂的收支平衡就行。”

    臨安城的權貴子弟,大概有數千人。這些權貴子弟,日子再難,一點學雜費總能掏得起。除非真交不起學雜費,學堂和朝廷自會補助。

    薛極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所謂的收支平衡,就是學堂的支出,得靠學員們的學費來填補了。

    反正這些紈绔子弟花天酒地,一點點學雜費,應該不成問題。

    “陛下,那金陵講武堂這邊,是不是也要收費?”

    宣繒身為兵部尚書,忍不住問了起來。

    講武堂籌辦倒簡單,不過是擴大了規模的武學而已。但講武堂要是收費,估計傷了學員們的報國之心。

    “講武堂收費,誰還愿意沖鋒陷陣?將士們流血犧牲,還抵不上這點學雜費嗎?講武堂決不能收費,還要享受吃喝拉撒上的各種優待!”

    趙竑鄭重其事,宣繒趕緊領旨稱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定陶县| 彩票| 封丘县| 霍山县| 濉溪县| 都安| 大英县| 东海县| 马公市| 永兴县| 巴马| 潜山县| 华池县| 定远县| 余庆县| 容城县| 徐汇区| 南靖县| 贵州省| 平罗县| 科尔| 错那县| 吴堡县| 陕西省| 融水| 武功县| 黔西县| 西充县| 大安市| 饶河县| 永泰县| 澎湖县| 天气| 宁河县| 大荔县| 临朐县| 通榆县| 宁南县| 海林市|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