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軍器所-《穿越南宋當皇帝》
第(1/3)頁
軍器所,負責兵器的制造和兵器法式的制定,南宋初年設(shè)置。隸屬工部,以提點官、提轄、監(jiān)造官等管領(lǐng),負責招工聚材,制造兵甲器械。亦稱“御前軍器所”和“提舉制造軍器所”。
軍器所最初曾隸屬于內(nèi)府,由宦官擔任軍器所提點官。紹興五年重歸工部管轄,后復(fù)歸于內(nèi)府,紹興三十年又改隸工部,此后到趙擴嘉定年間,一直未變。
軍器所軍國利器,地位超然,工匠超過 5000人,生產(chǎn)的兵器精良,冠于大宋,且數(shù)量巨大,為大宋諸軍兵器之保障。
“殿下!”
看到趙竑進來,所有的官吏一起見禮,畢恭畢敬。
誰都知道,這位未來的大宋官家才華橫溢,個性剛強,連當朝權(quán)相史彌遠的面子也不給,鐵骨錚錚,令人欽服。
提點官是軍器所長官,朝廷讓趙竑這個皇子兼任,軍器所的官吏們自然是手腳勤快了。
將來趙竑當政,他們這些軍器所的“舊人”,或許就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下官杜范,見過殿下!”
一個四旬官員上前拜見,衣冠楚楚,臉面整潔,一看就修養(yǎng)極好,生活極有規(guī)律。
“你就是軍器監(jiān)的監(jiān)丞杜范,陪孤轉(zhuǎn)一圈吧。”
軍器監(jiān)是北宋時的兵器制造部門,南宋后期,制造兵器等事主要歸工部軍器所,軍器監(jiān)事務(wù)稀簡,成為儲才之所。
“殿下,請!”
杜范和另一個軍器所提點官一起,帶領(lǐng)一群軍器所的官員,前呼后擁,開始巡查。
果然是國家重器,所到庫房,兵器、旗幟、戎帳、油漆、皮革、筋角等物,堆積如山,讓趙竑嘆為觀止。
要是說有什么遺憾,那就是似乎沒有看到多少足以讓他心動的“大殺器”。
“這種步弓,可以射多遠?”
趙竑拿起一把硬弓,好奇地問了起來。
“殿下,若是軍中善射之士,可射百步,用一石二斗力。若是用弩弓,相對輕松一些,百步射四石力。對于大多數(shù)的弓箭手而言,也只能射四五十步,最佳的殺傷范圍則是三四十步。”
隨行的工匠趕緊講解了起來。
“聽說韃靼大軍之中,他們的弓箭手可以射到兩百步。我們能造出這樣的角弓嗎?”
趙竑繼續(xù)問了起來。
“殿下,你那是道聽途說吧。再說了,韃靼距我大宋山高水遠,你又是從哪里聽說這些事情?我大宋的世仇是北面的金國,又關(guān)韃靼何事?殿下不會是杞人憂天吧?”
杜范輕聲笑了起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沒有見過,不代表別人沒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這才是智者所為。坐井觀天、盲目自大,只會空談,終究會被現(xiàn)實狠狠打臉。”
趙竑不滿地看了一眼杜范,目光又轉(zhuǎn)向工匠。
“師傅,如果要造射程更遠的角弓,有沒有可能?”
杜范臉上一紅,不過還好,沒有立刻反懟回來。
“殿下,這個小人要回去好好琢磨一下。不過,要是有實物,十有八九能造出來。”
沒有試過,工匠不敢輕易回復(fù)趙竑。
趙竑點了點頭。有些事情,不能操之過急。
作坊之中,“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許多工匠正在滿頭大汗,打造兵器。
拿起兵器仔細觀看,端詳著眼前的鐵錠,趙竑眉頭微微皺起。
鐵錠面粗糙,有些還有細小的蜂巢狀,這和后世表面平整光滑的鑄鐵截然不同。
隨行的官員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弄臟了他們的緞靴和官服,只有幾個年輕的官吏義無反顧,跟在了趙竑周圍。
“軍器所里,有冶鐵爐嗎?”
趙竑的目光,看向了杜范。
“殿下,冶鐵爐包括扇者、看者、上礦者、煉者、取鉤砂者、煉生者,冶煉時臭氣熏天,又弄的城中道路骯臟,士民多有怨言。臨安城乃是行在,宮殿眾多,房屋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只有熔鐵爐,沒有冶鐵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济南市|
栾城县|
法库县|
桐乡市|
新巴尔虎右旗|
绥阳县|
南通市|
武功县|
博罗县|
敦煌市|
洪泽县|
文山县|
垣曲县|
南汇区|
丹棱县|
延长县|
措美县|
景洪市|
镇安县|
都兰县|
陕西省|
冀州市|
深州市|
白玉县|
济源市|
大田县|
厦门市|
平谷区|
清镇市|
河东区|
建始县|
台湾省|
武鸣县|
唐山市|
诸暨市|
甘孜县|
佛冈县|
家居|
凤台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