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景雍帝似有放任之意。 但探花郎顧磊也在此刻狀告宰相,貪贓枉法,陷害忠臣,乃元雍四年舞弊案幕后黑手。 相比于方仕單一個賬本,顧磊可謂是人證物證皆有。 此事才峰回路轉,景雍帝賜封顧磊為欽差大臣,方仕破例入刑部,協(xié)助大理寺,兩案并查。 宰相倒臺,四皇子大喜,只等被立儲君,卻不曾想,景雍帝霍然而愈,身子大好…… 思緒收回,蘇末抬手,用衣袖抹掉眼淚,隨后微微福身,向方仕行禮:“多謝大人記掛家父,為家父奔波。 只是時過多年,我早已不再是當初的蘇家女,而是這落山村中的顧家婦。 我兒好識文,做娘的,自是不能誤他前程,蘇家產業(yè),就隨他去吧…” 蘇末心里已經猜測到方仕的來意。 借此激她拿出令牌,去往晉州,到時候再設法,將蘇家產業(yè)全部收入囊中。 只是這種替他人做嫁衣的事,她才不會干,更別說原著小說中,景雍帝死后,新帝并非四皇子…… “家父若是在天有靈,也定是會理解我的。” 方仕沒想到蘇末竟是這番回復,殺父之仇,竟是能輕易放下? 他微微搖頭,心中略顯鄙夷,這世間女子就是這般,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但這件事,可不是由她說了算。 方仕眸光微閃,蠱惑道:“既然如此,你更該拿令牌奪回家產才是。 讀書科考本就耗銀錢,就算他成功步入仕途,可身無靠山,又無錢財,如何能在朝中得一席之地? 而若是奪回蘇家產業(yè),你將所有田地與鋪面收入囊中,明面出租、將所有生意轉交他人,實則依舊掌控所有產業(yè),屆時也好替你兒尋個靠山。”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雍朝對于商籍的管制。 前朝就是對商籍管制不嚴,皇親國戚、朝中官員、各大世家與商戶勾結,大肆圈錢,導致民不聊生。 大雍朝成立后,景雍帝怕重蹈覆轍,在對商人的態(tài)度上,就嚴厲不少。 首先就是商人世代不可科舉,斷了他們入仕途的可能。 其次,商戶之女外嫁,若正妻,其夫婿不可入仕,若妾室,其子不可入仕。 另外,世家與所有官員皆不可令親眷、奴仆于市開張鋪面,生放錢債。 而景雍帝為避免打壓太狠,適得其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