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給大兒子改名叫陳辭海,后來又生子,也順著取名陳離海,陳遠海。 并且嚴令禁止三兄弟靠近海邊,不準他們跟著出海打漁。 只是不出海哪有銀錢? 陳遠海的父親又因為那次,身子虧損嚴重,做不了重活。 好在村長幫扶晚輩,將賣魚的活計交給了陳遠海家,并且將趕牛車的活計也交給了他家,一家子這才得以溫飽。 但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人有意見,尤其是王婆子一家時常打著親戚的名義不給車錢。 但假若蘇末所言是真,那代表著,他們的好日子要來了…… 村長此刻也同陳遠海般激動,不是他不夠沉穩,只是田地能種莊稼的誘惑太大了。 村民們出海,那都是拿命和老天賭,風平浪靜還好,可若是突然變天,又或者碰上海怪,命就沒了。 可若是不去,那一家子吃喝拉撒的銀錢又從哪來? 縣城上工? 當初曾經有人去問過,辛苦做上五個時辰,居然才十文錢,這哪里夠用的。 而且村子靠海,每隔幾年的八九月,都會有蛟龍過海,這修補房子也是一筆不菲的銀錢。 但若是田能種出莊稼,那就不一樣了…… “自然是真的……”才怪。 蘇末淺淺笑著。 若是將出海打漁這個設定比做一個圈,落山村的人們被圈在里面。 偶爾有人叛逆一下。 嘗試去種田,結果發現田種不出莊稼,只得放棄。 后來嘗試去找縣城做短工或者長工,打聽了下,銀錢少的可憐,又歇了心思。 后來有人想養家禽,結果養不活,又無奈放棄了。 然后又有人想開荒地,發現種不活還費勁,徹底放棄了。 久而久之,他們被這個圈束縛的死死的,不再做出改變,只是內心深處,隱隱奢望。 這也是當初蘇末說她靠挖陷阱捉到一頭野豬時,眾人那么的震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