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也是她剛才才想的那些部分鑲嵌、結合一些別的工藝。” “其實這些說是設計獲獎的新作品,我和師父也聊過這些問題。”龔玉笙停下手上鼓搗鼠標的動作,回過頭來,“就像剛才我說的,很多實際上都是復原之前的工藝,真說創(chuàng)新,以咱們這些人結合起來的積累也不夠。” 七八千年里的發(fā)展,又豈是加起來不到一百歲的一群孩子能夠想當然的?包括關祺在內,大家心里對自己什么能力都有數(shù)兒。 “所以,我們真的想要找到能做的,以及作品中可以抓住的主體,還是得考慮什么是現(xiàn)在需要的,才是真正有用的。” 龔玉笙說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這半年來心里多多少少也已經(jīng)有了些許想法兒,只是真要讓大家有條有理的說出來碰一碰,除了剛剛嘴快卻被懟了一頓的關祺以外,還真沒有第二個能說的。 “咱們都不是一個專業(yè)的,擅長的也不一樣。”眾人都沉默的時候,冉寧站出來開口了,“不如我們自己想辦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行啊!” “好。” “可以……” 幾人紛紛同意后,關祺才后知后覺的感覺出冉寧剛剛的語氣分明沒有詢問的意思——冉寧還是頭一個能讓關祺感受到被“安排”的人,尤其是前者的話似乎只要說出口,就沒什么值得反駁的地方。 “嘩啦……” 第(2/3)頁